热门关键词:
  • 规海拾贝 | 探索“分层、分类、分级”的控规制度改革与创新 ——以广东省控规改革试点佛山市为例

     

  • 规海拾贝 | 蕾奥TOD系列研究之二:TOD地区规划圈层结构划分的影响要素

     


  • 规海拾贝 | 蕾奥TOD系列研究之一:中国城市TOD规划指引方法比较

     


    关联蕾奥项目:

    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发展总体规划

    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研究及指引编制

    石家庄市居住用地容积率规划控制研究


    发表内容参见:

    刘泉.中国城市TOD规划指引方法比较[J].城市交通.2019(2):75-83,16.

  • 蕾奥动态 | 蕾奥荣获大族控股集团“2019年度优秀合作单位”

    2020年3月2日上午,大族控股集团授予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优秀合作单位》的名誉称号,对蕾奥城市更新中心负责的《龙岗区六约中心片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项目予以积极的肯定。

    项目位于龙岗区横岗街道,北临龙岗大道。项目拆除范围面积10.1公顷,现状以城中村为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现状容积率2.0。龙岗区六约中心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于2010年列入《2010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一批计划》,计划申报拆除重建用地面积10.55公顷,申报单位为深圳市六约股份合作有限公司。时隔多年,该项目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由我司承接,并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

    由于项目立项时间较早,深圳城市化建设速度快,导致当下项目片区的土地关系、现状建筑和权利人情况与2010年发生了众多变化,如项目涉及轨道3号线征地范围、已征未拆建筑、土地整备范围交叉等复杂问题。为了梳理项目的变化情况,项目组和企业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除了内部原因,还有外部的因素给项目带来了困难。2017年深圳市强区放权、各局职能发生变动,以及这两年间更新相关政策的频繁出台和修改完善,这些情况导致更新整备局的受理和审批工作出现阻碍,进度近乎停滞。在项目自身情况复杂、外部政策环境不稳定的大背景下,我司项目组发挥蕾奥“行动规划”的精神,全力配合企业工作,及时跟进最新政策动向,为企业出谋献策,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在2018年完成了非农指标的调入工作后,企业对于2019年的年度任务是项目正式报文并完成各职能局的征求意见。在项目组的配合下,2019年3月完成了旧屋村认定和土地信息核查。同年5月,龙岗更新整备局计划清理12个城市更新项目,而六约中心片区城市更新单元在这12个城市更新项目名单之中。面对压力,蕾奥稳步推进工作,积极配合企业与更新整备局进行沟通,快速组织各专业团队完善申报材料并递交更新整备局,解决了项目被清退的风险。进入下半年,由于龙岗更新整备局领导的人事变动,修改意见反复多变,项目一度陷入困境。经过多次重复修改方案,最终在12月,更新整备局正式发文至各职能局,并顺利完成了各协办科室和职能局的意见征求工作。

    回顾2019年的工作历程,虽然困难重重,但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项目不但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而且幸运的避开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农历春节后各职能局已不再收文),保证了项目工作的有序推进,为2020年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关于《龙华区重点片区建筑特色塑造引导研究》 项目成果公开展示的通告

    更好更快地推进龙华区重点片区建筑特色塑造工作,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牵头开展了《龙华区重点片区建筑特色塑造引导研究》编制工作。现按规定对《龙华区重点片区建筑特色塑造引导研究》(草案)进行公开展示,征求公众意见,热忱欢迎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一、公示地点      
    1.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清湖路壹点楼                                


    2.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网站

    网址:http://pnr.sz.gov.cn/lh/


    3.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网址:http://www.lay-out.com.cn/news-new.htm


     二、公示时间

    本次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自2020年04月27日至2020年05月08日止。


    三、意见反馈

    公示期间,任何人或单位均可向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意见和建议请使用真实姓名及有效联系方式,通过书面形式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邮编518110)或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邮编518049)联系,并注明“公众意见”字样。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0年05月08日,逾期视为无异议(如邮寄,以邮戳日期为准)。我局将按相关规定对公众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并进行修改完善。


     四、联系方式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建筑设计科

    联系人:林工,联系电话:(0755)23335852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廖工,联系电话:(0755)23483056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04月27日

     

  • 行动探索 | 有限资源条件下的精准运营规划探索——贵阳市乌当区大健康产业引领示范区总体规划(2017-2030


    有限资源条件下的精准运营规划探索——贵阳市乌当区大健康产业引领示范区总体规划(2017-2030)
    项目获奖:深圳市第十八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项目类型:总体规划
    项目地址:贵州省贵阳市
    设计时间: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
    主管总师:王雪、蒋峻涛
    设计团队:刘晋文、刘泽洲、杨丽娜、王银银、雷静、张源、陈俏仪、刘隽、王科、唐昭、彭雯、罗洁、刘奕博


    全文27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规划背景

    “大健康”是贵州省三大核心发展战略之一(大数据、大健康、大扶贫)。
    乌当区位于贵阳市近郊,是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引领示范区。辖区面积686平方公里,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大健康产业基础较好。但同时面临政府财力薄弱、城市服务配套弱、建设用地存量紧张等问题。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通过精准的运营规划,为政府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政策工具是本次规划的主要目标。


    规划思路

    作为城市运营时代的规划,本次规划根据乌当区自身特点提出了不同于以往规划的新思路。

    通过三个匹配探索精准运营:

    ——目标导向与发展条件的精准匹配

    ——空间方案与现实需求的精准匹配

    ——实施路径与操作机制的精准匹配


    特色与创新
    创新1:目标导向与发展条件的精准匹配
    (1)发展目标与自身资源匹配

    转型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创新和消费,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对乌当的功能支撑和市场支撑作用,提出打造“区域大健康产业的创新中心和消费胜地”的定位目标。通过有限资源集中倾斜,争取把省级的大健康核心创新和消费功能优先布局在示范区,举全省之力率先建设示范区。

    结合乌当现有大健康产业基础,不同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的发展重点,构建“立体多层次”的产业生态圈。


    (2)发展目标与自身财力匹配

    乌当区本级财政不强,须抢抓市场活力,依据“二八原则”,通过有限的公共投资集中投放撬动市场投资,带动更多的增长效益。政府主抓道路基础设施、环境整治以及产业平台建设等。

    规划1处小而精的城市服务核心、1处智汇云锦大健康孵化基地作为政府施政重点,全面提升乌当区生活和生产公共服务水平。


    (3)发展目标与可用政策匹配

    充分抓住国家、省市层面对大健康发展出台了大量支持政策的机遇,结合自身基础条件,突出优势,把总体目标分解为可争取的专项目标,成立专业的运营小组进行包装与对接。

    健康医药:做强“药”的基础,打造国家级医药高新区。

    健康医疗:培育“医”的特色,创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配套产业园。

    健康养生:做大“养”的文章,打造“长寿养生品牌”,建设全国养生示范基地。

    健康养老:创建区域健康养老目的地和国家级智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健康运动:完善“健”的配套,打造面向贵阳市民的近郊体育运动基地。

    健康药食材:做优“食”的内涵,打造全国健康药食材品牌区。


    (4)发展目标与意向项目匹配

    每个招商项目都来之不易,争取亮点项目能落地,通过适宜性评估把项目类型进行分类定级:

    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成立专班并由区长亲自挂帅统筹推进项目落地实施。

    一般项目提供部门联合推进机制,定期召协调会议,提高项目办理相关业务的效率。

    制定项目的负面清单准入门槛,非禁即入,全面激活市场的活力。


    创新2:空间方案与现实需求的精准匹配

    规划分析空间需求,一切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细化人群分类,从行为特征上,将人群分为居住、创业、研发、游客等人群;从年龄结构上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和幼儿。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各类人群的空间需求。

    乌当区核心目标是吸引年轻人来此创业发展,规划在对孵化器人群、创业年轻人、旅游游客等大量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经验,为空间提升制定了精准的规划策略。

    通过策划整合为1个滨水魅力中心以及儿童友好城区、体育运动城区、养生养老城区和多彩宜居城区的4个特色城区建设的打造。


    创新3:实施路径与操作机制的精准匹配

    激发行政活力,调动每个层级政府的积极性。保证每个行政主体在全区大健康战略下都有行动抓手:

    区政府主要负责整体统筹以及市区级重大设施的建设;园区主要负责产业平台和高标准产业区的建设;景区主要负责重要旅游项目、生态环境改善、区域绿道建设等;乡镇主要负责农业旅游项目、农村环境整体改善等的建设;村负责富美乡村建设。

    制定可度量的考核机制,推进规划有效实施。规划提出近期5年实施项目库共254个项目,并筛选出每年20个亮点项目作为推进重点,“半年一看点,一年一观摩”。通过明确投融资模式、责任单位、建设周期等来推进和管控项目。

    每年召开全区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工作推进大会,区长与各相关部门、重点企业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总结奖励和惩罚。


    实施成效

    该规划于2017年12月6日获得贵州省发改委的批复。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乌当大健康引领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施1:成为区级纲领性法定文件,有效的指导了下层次规划编制。

    填补了区级缺乏总体法定规划指导的空白,结合大健康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城区控规,乡镇总规及片区详规等,构建了多规合一平台保证了项目落地实施。

    现状乌当区法定规划层面只有贵阳市总规、乌当城区控规、乡镇总规而没有区级总体层面规划,全区层面缺乏整体战略统筹。通过全面落实区级发展诉求,形成以大健康产业引领为特色的区级总体规划,成为全区总体性指导纲领,作为后续指导乌当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片区详细设计、专项规划编制的编制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


    实施2:大健康产业聚集,引领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在苗医药创新、大健康和大数据融合发展、医养结合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成功经验在省市层面进行了宣传推广。

    省里对示范项目进行授牌:“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为“贵州省以苗医药为主的民族医药发展示范基地”、贵州友康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贵州省大健康和大数据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贵阳市乌当区东风医养健康小镇为“贵州省医养结合领域示范基地”。


    实施3:通过营销运营,最大程度获得了外部资源的支持。

    通过专项小组的积极运营,乌当区获得了多项国家、省、市层面的政策支持,先后获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及产业园、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区、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等试点示范。还有国家健康服务业示范基地、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等示范正在创建中。


    实施4:通过营销运营,最大程度获得了外部资源的支持。

    项目考核目标完成率超过60%,受外部形势变化,规划实施影响较大,但对于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说,已非常难得。

    智汇云锦孵化基地产业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乌当区大健康产业服务功能的到极大提升。目前已有苗医药博物馆、贵阳市大健康(产业)展示中心、黔龙医学检验中心、贵州微医互联网医院、医渡云一平台两中心、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实验室、医鸣数据挖掘及洞察系统项目等25个企业和项目入驻。

    一大批医药医疗、养生养老、运动旅游等项目落地实施,多个亮点项目纳入到全省大健康产业观摩名单中。

  • 行动探索 | 滨水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中山市岐江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


    中山市岐江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
    项目获奖:深圳市第十八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项目类型:城市设计类
    项目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设计时间:2017年7月至今
    设计团队:张震宇、李凤会、李芳、牛亮、袁阳、魏良、刘高峰、覃美洁、修福辉、李才、吴少光、张强、罗吉祥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贾莹莹、金雷、冯臻、郑彤、张炳锚、欧阳健焜


    全文2497字,阅读需要5分钟


    规划背景

    岐江河贯穿中山市中心城区,东至横门水道西达西江汇入珠江。作为中山的母亲河,中山市城市发源、工业化振兴、现代化崛起都是沿岐江河展开。众多见证中山发展历史的印记,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存、传统村落等,在沿岸依然存在。岐江河俨然成为中山的精神地标。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岐江河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河水水质较差、沿线绿地、空间被不断侵占,滨河空间景观没落,交通可达性弱等。这与中山市对岐江河作为中山市特色景观带、城市发展轴,城市客厅的愿景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全面提升岐江河“一河两岸”建设品质,创造文化丰富、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打造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特开展“岐江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工作。


    规划构思

    针对岐江河是中山市唯一贯穿中山城区的大型公共空间,现状建设质量参差不齐,39公里超大尺度城市设计涉及十个镇区、多个部门复杂主体,特提出以下设计构思。


    (1)如何实现“中山人的”城市核心公共空间的理想?

    规划突破传统技术思维,与对岐江河现状情况了解详实的中山市规划设计院合作,市民、部门共同参与的形式共谋岐江河。提出湾区创智新平台、魅力中山新客厅的定位和桂韵岐江形象定位。


    (2)如何切实实现中山印象的“山水田城、创享玉带、人文走廊”的目标?

    规划以“水十条”为抓手,整体、全面、系统提升岐江河。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空间”构建山水田城。从“水产业、水功能、水结构”构建创享玉带。从“水文化、水风貌、水交通、水活动”将岐江河打造为中山市人文走廊。

    通过水安全:复水清源。整治黑臭河涌,提升河涌水质,恢复历史重要的水系,增强河湖联动。

    通过水生态:强化生态韧性。在有条件的区域,构建准备缓冲带、人工湿地等生态设施。

    通过水空间:构建格局关系,丰富滨水空间。梳理山-水-田-城格局关系,同时在岐江新城建设面状水体,沿岸建设滨水公园,增加亲水岸线。为滨江多元滨江活动提供载体。

    通过水产业:退二进三。清退污染、低效工业厂房、污染企业。植入商业等服务设施,激活两岸空间。

    通过水功能:分类引导,向水而聚。划分保留协调,重要建设与战略预控区。落实已批项目,综合考虑意向项目诉求。土地使用规划减少了工业用地;增加了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公园绿地和居住用地,优化了布局。

    通过水结构:串珠成链。总体上形成“一带串五心,七廊连山园,七段汇玉带,四轴融城区”的整体发展格局。

    通过水交通:贯通滨江道路,缝合两岸交通。拉通两条沿河道路,并分解货运功能,实现纵向贯通;增加跨河桥梁,缝合两岸;提高两岸地区通水支路密度,增加各段通水支路数量,便于市民走向水岸,滨水休闲。

    通过水文化:唤醒人文历史记忆。发掘并梳理传统历史文化建筑、工业遗存,对空间划定保护,活化工业遗产,唤醒历史灵魂与魅力。

    通过水生活:策划大事件活动,构建40公里岐江游,提升中山市城市活力。弱化岐江河货运交通功能,降低货运巷道等级。有组织清退沿线货运码头数量。在有条件地区恢复历史渡口,增加游览码头,开展40公里岐江游,远期拓展岐江河周边水上游线。两岸串联历史场所,策划重大人文活动,最终沿岐江河形成中山市“文化新走廊”。

    通过水风貌:塑造5大特色段落。对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建筑高度、开发强度、空间特色、夜景、沿江界面、桥梁选型提出指引,根据段落特征形成五大特色段落,体验不同风貌。


    (3)如何把握大尺度线形公共地区规划核心要点?

    针对岐江河沿线39公里超大尺度城市设计特征。利用二八原则,区分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区域。规划采用划定公共领域的形式,将岐江河最重要的20%作为政府管控的重点。规划梳理岐江河公共领域内重点要素,并对重要节点进行详细设计。最终通过图则的形式传导至控规,保证项目的可实施性。


    (4)如何应对规划涉及诸多镇、区、部门诸多主体,关系复杂的现实情况?

    面对岐江河贯穿十个镇区,涉及诸多部门复杂主体的特征。规划由关注空间向关注公共政策和制度转变,保障远景实施。采用河长制、总规划师制、技术跟踪服务制保证岐江河的延续性。


    (5)主要成果

    规划主要成果为基础资料汇编、总体设计、分段深化以及管控与行动四册。


    特色创新
    (1)从就河论河、单一空间城市设计到关注城河关系、岐江河以“水十条”为抓手整体、全面系统提升

    识别中山市岐江河独特的“穿城望山·绿脉入城”、“城随山转·城田交错”、“田园水网·山环水绕”的格局特征,以特征为重点,维护中山市山水特色格局。以“水十条”为抓手,整体、全面系统提升岐江河。


    (2)重视岐江河两岸历史文化资源、保留人文记忆,延续中山文脉

    深入挖掘岐江河两岸历史文化建筑、工业遗存、传统村落等人文要素,秉持敏感性开发的理念,规划深入摸查岐江河两岸物质空间与人文记忆,识别并保留、更新、改造,赋予历史要素新的意义。


    (3)从整体导则管控到划定“公共领域”,刚弹结合的导控方式,明晰政府与市场主导区域

    规划明确对影响岐江河品质的重要区域和要素,通过划定“公共领域”的形式,作为政府刚性管控的重点。而对非公共领域进行弹性引导。


    (4)创新项目实施

    将“水十条”要素项目化,项目分部门权责明细化,推动项目有序实施。

    采用专家领衔、河长制、公众咨询、市民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全民上下共建岐江河。以市长任河长、自媒体、官方媒体同步宣传。

    全流程跟踪协调,建立长效协调机制。


    实施成效

    中山市住建局成立的“黑臭河涌整治办公室”,按规划要求整治中心城区黑臭河涌。计划远期全流域提升水质。已展开岐江河保卫攻坚作战。

    规划对岐江河沿线水域的退让提供出了指引。补充、深化、细化了《中山市海岸线、河岸线退让管理办法》。

    公共领域内关键要素沙咀湿地公园正在划建设阶段,石歧粮仓改造正在概念性方案阶段。

    拟开展岐江河39公里东西延长段城市设计。

     

  • 蕾奥动态 | 深圳盐田河临港产业带总设计师团队第一次工作营圆满结束

    2020年3月20日,盐田河临港产业带总设计师团队第一次工作营于我司8楼会议室顺利召开。区重点区域开发办陈佩云副主任和相关负责人出席,总设计师团队领衔总师王富海、交通专业总师徐波、建筑专业总师黄捷以及多个专业小组成员参会。

    会上总设计师团队就前期调研访谈成果进行汇报,重点识别现状发展问题,梳理已有规划及相关研究,明确发展共识及已有解决方案。进一步判断未来产业带实施建设中在土地利用、空间品质、景观环境、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开发运营等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从推动产业带高质量建设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工作重点及核心主张。

    随后总师及各专业小组分别就核心问题进行讨论,认为产业带的发展建设应重点聚焦土地的高效复合利用,探讨高密度城市建设下的功能混合,公共服务设施的市场化服务;突出地域山海城空间特色,构建山海相连的大眺望系统,丰富公共空间形式,强化产业带辨识度与吸引力;鼓励绿色建筑的技术应用,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构建面向未来的交通疏解方案,考虑城市更新高强度开发下客运通道、慢行交通的补充与完善。

    会议强调,总设计师团队工作目的是推进产业带的实施建设,通过规划梳理,管制协调,空间营造,将总设计师团队工作从规划思维引导到操作思维,立足长远,面向近期,强调操作,推进落地,结合区域发展愿景,通过梳理研判现有规划的边界条件和适用性,厘清重大制约问题,为规划实施及重大项目落地提供操作指引和技术把关。最后,领衔总规划师王富海对本次工作营进行总结,部署后续总设计师团队服务的推进方向,明确指出“一个基础、两个重点”的工作思路:梳理已有规划政策,建立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基础系统,形成技术支撑;以项目技术协调、实施推进为重点,主动参与,切实推进产业带高质量建设。具体工作方向上,要对片区建立起核心的价值观,分清目标建设的轻重缓急,夯实基础层,建立更新地区新的标准与准则,结合审查与主动谋划,推进项目做出示范。

    本次总设计师团队工作营就工作方向与思路达成共识,明确后续工作重点事项,为总设计师团队服务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与开端。

  • 蕾奥动态 | 蕾奥与《风景园林》合作任常务理事单位

    近日,蕾奥与《风景园林》杂志社签订了合作协议,继续担任《风景园林》杂志社常务理事单位。《风景园林》是国家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同名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具有重要的行业影响力。王富海董事长一直担任《风景园林》杂志的编委,魏伟总规划师从2019年起担任常务理事。

     公司通过与《风景园林》杂志2019年的合作,进一步推广和宣传公司品牌;积极参与行业活动,提高公司曝光率和竞争力;通过公司资讯和行业报道,稳固及提升企业口碑。


    相关链接:

    疗愈之林——深圳版小汤山医院景观设计思考

    重磅 | 中国团队获2019年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LI Awards)两项大奖、多项入围奖

    2019LI Awards大赏|完善的景观管理途径能否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风景园林》学刊创办于1993年,原名《风景园林汇刊》,2001年更名为《风景园林》,2005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林业大学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先后由王向荣教授、郑曦教授担任主编。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扩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RCCSE)评价报告(2017年)》准核心期刊。期刊刊载文章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收录。

    《风景园林》是一本国际性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设计以及公共艺术学术刊物。致力于“传播与促进世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理念和实践”,主要刊登国内外近现代风景园林历史、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风景园林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学术论文、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概念方案、园林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建成作品等。

  • 蕾奥动态 | 《水乡功能区中心启动区麻涌站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通过专家评审会

    2020年3月3日,由蕾奥策划中心与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的《水乡功能区中心启动区麻涌站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会。

    水乡管委会各局办、麻涌镇代表及专家评审组在听取了项目的详细汇报之后,一致认为规划工作扎实、规划成果内容全面,达到编制要求,原则通过该规划成果。

    麻涌站单元是水乡功能区中心启动区首期整备的土地,范围内佛莞城际麻涌站是广州进入东莞的第一站,承担着深化穗莞融合发展、引领产业升级的战略使命。规划按照“水城相融”设计理念,发挥区域水网密布、生态本底良好的优势,以河涌为脉,赋予“科技水廊”、“城市水街”、“活力公园”三大主题,构建公共空间本底;充分利用佛莞城际轨道、市域轨道1号线、沿江高速公路、水乡大道等交通区位优势,形成“两轴四心多组团”的整体规划结构;聚焦5G+智能制造产业、生命健康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规划城际商务片区、麻涌新天地、智慧科研中枢、水乡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垂直生产聚落等五大分区,构建“服、科、商、旅、产”融合、充满魅力的水乡科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