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探索 | 滨水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中山市岐江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

时间:2020-04-03
行动探索 | 滨水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中山市岐江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


中山市岐江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
项目获奖:深圳市第十八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项目类型:城市设计类
项目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设计时间:2017年7月至今
设计团队:张震宇、李凤会、李芳、牛亮、袁阳、魏良、刘高峰、覃美洁、修福辉、李才、吴少光、张强、罗吉祥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贾莹莹、金雷、冯臻、郑彤、张炳锚、欧阳健焜


全文2497字,阅读需要5分钟


规划背景

岐江河贯穿中山市中心城区,东至横门水道西达西江汇入珠江。作为中山的母亲河,中山市城市发源、工业化振兴、现代化崛起都是沿岐江河展开。众多见证中山发展历史的印记,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存、传统村落等,在沿岸依然存在。岐江河俨然成为中山的精神地标。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岐江河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河水水质较差、沿线绿地、空间被不断侵占,滨河空间景观没落,交通可达性弱等。这与中山市对岐江河作为中山市特色景观带、城市发展轴,城市客厅的愿景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全面提升岐江河“一河两岸”建设品质,创造文化丰富、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打造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特开展“岐江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工作。


规划构思

针对岐江河是中山市唯一贯穿中山城区的大型公共空间,现状建设质量参差不齐,39公里超大尺度城市设计涉及十个镇区、多个部门复杂主体,特提出以下设计构思。


(1)如何实现“中山人的”城市核心公共空间的理想?

规划突破传统技术思维,与对岐江河现状情况了解详实的中山市规划设计院合作,市民、部门共同参与的形式共谋岐江河。提出湾区创智新平台、魅力中山新客厅的定位和桂韵岐江形象定位。


(2)如何切实实现中山印象的“山水田城、创享玉带、人文走廊”的目标?

规划以“水十条”为抓手,整体、全面、系统提升岐江河。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空间”构建山水田城。从“水产业、水功能、水结构”构建创享玉带。从“水文化、水风貌、水交通、水活动”将岐江河打造为中山市人文走廊。

通过水安全:复水清源。整治黑臭河涌,提升河涌水质,恢复历史重要的水系,增强河湖联动。

通过水生态:强化生态韧性。在有条件的区域,构建准备缓冲带、人工湿地等生态设施。

通过水空间:构建格局关系,丰富滨水空间。梳理山-水-田-城格局关系,同时在岐江新城建设面状水体,沿岸建设滨水公园,增加亲水岸线。为滨江多元滨江活动提供载体。

通过水产业:退二进三。清退污染、低效工业厂房、污染企业。植入商业等服务设施,激活两岸空间。

通过水功能:分类引导,向水而聚。划分保留协调,重要建设与战略预控区。落实已批项目,综合考虑意向项目诉求。土地使用规划减少了工业用地;增加了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公园绿地和居住用地,优化了布局。

通过水结构:串珠成链。总体上形成“一带串五心,七廊连山园,七段汇玉带,四轴融城区”的整体发展格局。

通过水交通:贯通滨江道路,缝合两岸交通。拉通两条沿河道路,并分解货运功能,实现纵向贯通;增加跨河桥梁,缝合两岸;提高两岸地区通水支路密度,增加各段通水支路数量,便于市民走向水岸,滨水休闲。

通过水文化:唤醒人文历史记忆。发掘并梳理传统历史文化建筑、工业遗存,对空间划定保护,活化工业遗产,唤醒历史灵魂与魅力。

通过水生活:策划大事件活动,构建40公里岐江游,提升中山市城市活力。弱化岐江河货运交通功能,降低货运巷道等级。有组织清退沿线货运码头数量。在有条件地区恢复历史渡口,增加游览码头,开展40公里岐江游,远期拓展岐江河周边水上游线。两岸串联历史场所,策划重大人文活动,最终沿岐江河形成中山市“文化新走廊”。

通过水风貌:塑造5大特色段落。对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建筑高度、开发强度、空间特色、夜景、沿江界面、桥梁选型提出指引,根据段落特征形成五大特色段落,体验不同风貌。


(3)如何把握大尺度线形公共地区规划核心要点?

针对岐江河沿线39公里超大尺度城市设计特征。利用二八原则,区分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区域。规划采用划定公共领域的形式,将岐江河最重要的20%作为政府管控的重点。规划梳理岐江河公共领域内重点要素,并对重要节点进行详细设计。最终通过图则的形式传导至控规,保证项目的可实施性。


(4)如何应对规划涉及诸多镇、区、部门诸多主体,关系复杂的现实情况?

面对岐江河贯穿十个镇区,涉及诸多部门复杂主体的特征。规划由关注空间向关注公共政策和制度转变,保障远景实施。采用河长制、总规划师制、技术跟踪服务制保证岐江河的延续性。


(5)主要成果

规划主要成果为基础资料汇编、总体设计、分段深化以及管控与行动四册。


特色创新
(1)从就河论河、单一空间城市设计到关注城河关系、岐江河以“水十条”为抓手整体、全面系统提升

识别中山市岐江河独特的“穿城望山·绿脉入城”、“城随山转·城田交错”、“田园水网·山环水绕”的格局特征,以特征为重点,维护中山市山水特色格局。以“水十条”为抓手,整体、全面系统提升岐江河。


(2)重视岐江河两岸历史文化资源、保留人文记忆,延续中山文脉

深入挖掘岐江河两岸历史文化建筑、工业遗存、传统村落等人文要素,秉持敏感性开发的理念,规划深入摸查岐江河两岸物质空间与人文记忆,识别并保留、更新、改造,赋予历史要素新的意义。


(3)从整体导则管控到划定“公共领域”,刚弹结合的导控方式,明晰政府与市场主导区域

规划明确对影响岐江河品质的重要区域和要素,通过划定“公共领域”的形式,作为政府刚性管控的重点。而对非公共领域进行弹性引导。


(4)创新项目实施

将“水十条”要素项目化,项目分部门权责明细化,推动项目有序实施。

采用专家领衔、河长制、公众咨询、市民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全民上下共建岐江河。以市长任河长、自媒体、官方媒体同步宣传。

全流程跟踪协调,建立长效协调机制。


实施成效

中山市住建局成立的“黑臭河涌整治办公室”,按规划要求整治中心城区黑臭河涌。计划远期全流域提升水质。已展开岐江河保卫攻坚作战。

规划对岐江河沿线水域的退让提供出了指引。补充、深化、细化了《中山市海岸线、河岸线退让管理办法》。

公共领域内关键要素沙咀湿地公园正在划建设阶段,石歧粮仓改造正在概念性方案阶段。

拟开展岐江河39公里东西延长段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