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 《上海临港张江科技港城市设计》项目通过专家评审

        2014年11月26日,我司规划三部负责的《上海临港张江科技港城市设计》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临港张江科技港位于上海临港新城,一、二期规划面积共4平方公里,是临港新城转变发展思路、重新起步的开始,也是张江集团挥师南下、开拓引领的先锋。该项目是基于临港新城综合区功能定位亟需提升完善、自贸区落户洋山保税港区的背景下,为了响应中央城镇化工作的精神和上海市总规修编的“五量调控”原则,为张江集团等政府开发平台参与临港新城的建设出谋划策。

        本项目由规划三部负责,并与PTW设计团队、前滩综研产业研究团队组成联合体。在项目组织和推进过程中,我司主要扮演着总体统筹和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各专家在听取了项目组从区域衔接、发展定位、路径设计、活力营造、特色塑造和生态可持续等各层面的分析与规划后,认为我司所提出的路径设计和运营策略独具特色,通过分析科技港各发展阶段的依托要素和发展目标,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空间拓展方式和推进运营计划,值得推广提倡。

  • 《东营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通过专家评审

        2014年11月25号,我司规划二部和交通市政部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进行《东营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专家评审汇报,获得五位综合保税区专家的一致好评,并通过专家评审。东营综合保税区是我司又一个综合保税区类型项目,是我司逐步发展的新规划类型,东营综保区项目专家评审的通过为此类型项目日后的开展积累了相关经验。

        东营申请建设综合保税区,是着眼于东营全面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规划战略和区域港口发展布局,完善全国综合保税区设置格局,提升东营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港区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带动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发展,增强东营及港口腹地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秉承 “行动规划”的理念,结合东营综保区自身场地特征提出分期、弹性的发展原则,重点解决产业选择、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三大难题。项目组提出“区域联动、区城联动、区港联动”的联动发展模式,合理选择综合保税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并细化产业发展的类型,筛选出适合入区的产业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综合保税区的功能板块,提出东营综合保税区未来重点的保税发展职能。根据产业细化门类、场地条件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产业发展用地和规模,并提出近远期结合的整体发展策略,重点对一期范围内综保区基础功能进行详细布局与安排,产业用地采用混合用地功能进行控制,预留弹性发展用地,保证产业未来发展的灵活性。

        交通研究重点解决交通支撑系统的规划和封关验收设施的设计。针对综合保税区大运量、大批量、大流量的运输要求,整合对接区域交通设施,构建便捷、全面的对外疏解通道,组织科学合理的内部交通系统;按照分期建设的要求,近远期结合,秉承以人为本、用地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查验区、卡口通道、海关巡逻道、围网、报关报检大厅(楼)、综合大楼及服务楼进行总图布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类设施。

        专家及参会领导对本次设计工作给予肯定,同时提出了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以指导项目组最终成果的修改和完善,预计本项目将于年前提交最终成果。

  •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七娘山爬山望海活动

        2014年12月6日,公司企业文化委员会组织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七娘山爬山望海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参观游玩的员工及家属达40余人。
        到达目的地后,大家都是三五成群搭伴而行,首先参观了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形成于距今1.75亿年前早侏罗世早期)。

    1

        浏览博物馆使人陶冶情操,登山使人放松心情。七娘山主峰,海拔869米,长3.3公里,登山路线保持了原有砂石路面,台阶用碎石及原木铺设,碎石间嵌入草籽,人工痕迹较少,充分体现原生态设计理念。虽然说爬山是辛苦了点,累了点,但是我们却领略到了沿途的风光,山顶的大好景色,登山途中大家相互鼓励的那种喜悦,相聚时的欢笑和勇于攀越座座高山的激情与乐趣,当然还有爬山的乐趣!当你征服了一座大山时,那种自豪感、成就感,没有去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 《深圳市笋岗-清水河片区第十五子单元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由我司规划一部与荷兰KCAP建筑规划事务所联合体承担的《深圳市笋岗-清水河片区第十五子单元规划》已于2014年11月9日顺利通过深圳市罗湖区重建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本项目自此进入到最终成果的报批阶段。
        本次评审会由孙施文、邹兵等多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罗湖区重建局的多位领导也参加了会议。

        2012年9月《笋岗-清水河片区发展单元规划大纲》获规土委审批通过,笋岗-清水河片区整体更新改造进入实施阶段。《大纲》将笋岗-清水河片区共划分为16个子单元。第十五子单元主导功能确定为研发和物流仓储业,建筑总量为132万平方米。
        本子单元的功能定位是清水河创意城市的核心区。根据大纲要求,结合现有产业基础,本片区充分体现清水河成长印记,反映地区历史文化特质;打造罗湖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基地,推动本子单元产业转型发展。在利用保留本区历史文化城市肌理的基础上,提供多层级多元化的就业居住环境,打造具有片区特色的集现代物流与文化创意为主的城市创意片区。
        规划中提出高度尊重地方遗产,选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能充分体现清水河乃至深圳是发展印记的历史符号,如标准仓库及其肌理、活口仓、铁路专用线、水塔等,进行功能活化,在保留片区历史文脉的同时实现片区的再生。此外,规划中提出沿清水河二路打造清水河大街,串接物流转型、设计研发和生态居住三个功能板块,促进功能融合。
        专家及参会领导对本次设计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项目组对子单元规划编制任务理解深刻、思路清晰、积极思考创新,亮点突出,同时也寄予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提出完善提升的意见和建议。

  • 《台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召开设计输入会议

        2014年11月25日,《台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项目在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召开设计输入会议。王富海董事长、陈宏军副董事长、朱旭辉总经理、张留昆专家、蒋峻涛总规划师、钱征寒副总规划师,以及蕾奥公司台山总规项目组成员、六个专题组的成员参加了会议。
        该项目致力于成为指导台山市在新型城镇化、珠三角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未来城乡发展的空间纲领,打造珠三角外圈层后发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样板。目前,项目正处于纲要方案编制阶段。

  • 《观澜片区综合发展与建设实施规划(2014-2020)》项目汇报

        我司规划一部负责的《观澜片区综合发展与建设实施规划(2014-2020)》项目在经过与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办事处两次汇报之后,于2014年12月4日与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龙华管理局举行汇报。
        本项目将以发展模式的转型实现新的跨越为基本出发点,重新审视观澜的禀赋条件和发展动力,确定新观澜的目标定位;以空间的合理有效利用作为保障,探索高水平的城市发展,深化、细化《龙华新区综合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对观澜的总体要求,补充完善自《龙华新区综合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后新区层面和办事处层面的系列动态规划和决策的发展要求,构建空间资源利用的框架,并向下衔接法定图则;提供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实施路径,制定统筹观澜的行动方案,实现对现代产业和现代生活的引领。将以街道管理实施的角度切入,统筹各层级事权项目,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结合运营管理和工程建设时序要求,为街道制定一个操作实施的行动纲领。
        根据项目实际需求,我们提出三个创新内容:一是创新“行动规划”品种类型,以填补深圳街道办作为完整编制范围和编制主体的空白,突出面向操作的规划;二是创新成果中“行动计划”表达,根据“市—区—街道—村”的行政事权划分,搭建图表紧密结合的管理平台;三是创新成果中“规划策略”表达,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空间阶段重点,提出逻辑严密、通俗易懂的发展策略。

  • 《深圳市笋岗-清水河片区子单元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会

        2014年12月6日,由深圳市罗湖区重建局委托,我司规划一部编制的《深圳市笋岗-清水河片区第五子单元规划》、《深圳市笋岗-清水河片区第六子单元规划》和《深圳市笋岗-清水河片区第十六子单元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会。
        笋岗-清水河片区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西北部,占地5.42平方公里。上个世纪80-90年代,该片区依托广深铁路的建设发展起步,曾是深圳最早、规模最大的公共仓储。随着深圳整体发展空间格局的不断变化,笋岗-清水河片区紧邻罗湖区中心区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由城市发展初期的“边缘地区”,一跃变为城市核心区域,片区发展功能面临转型。
        2012年9月《笋岗-清水河片区发展单元规划大纲》获规土委审批通过,笋岗-清水河片区整体更新改造进入实质性阶段。本次通过评审会的第五、六和十六子单元规划是笋岗-清水河片区十六个子单元中最后一批子单元规划项目。
    在《大纲》的指导下,规划从建设规模、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公共空间体系、与周边子单元协调等多角度出发,对子单元进行多方案论证,最终形成子单元评审方案和成果。
        本次规划评审成果得到专家一致好评,项目组将听取专家评审会意见,进一步完善最终成果。

  • 我公司参加国际会议“DesignEd Aisa Conference 2014”

         由香港设计中心主办的国际性设计商业盛事“设计营商周2014”于2014年12月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我公司徐源和鲍涵代表公司参加了本次会议。
        “设计营商周”是香港设计中心自2002年起每年举办的国际设计界瞩目盛事,旨在推动国际设计与商界的紧密联系,鼓励商界发掘更多优秀设计和创新思维的商业价值、潜力和人才。“设计营商周”每年均吸引来自设计、商界、中小企及教育界等全球优秀的设计精英汇聚香港,就现时全球最关注的设计议题举办不同类型的展览、国际论坛及设计外展活动,为设计师、商业领袖、教育者、中小型企业及普通大众提供交换意见的机会,为21世纪的商业发展构建更加广阔、难得的交流平台,是享誉世界的年度设计盛会。

     

        今年活动的伙伴国家为瑞典,这是瑞典与香港设计中心2004年首次合作后的再度携手。活动邀请了超过1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精英和商业翘楚,包括知名瑞典品牌宜家、H&M等设计代表。本次邀请到的设计界专家包括: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学者Tony FRY、新加坡设计科技大学的教授Thomas L.Magnanti、瑞典于默奥大学专门研究交通运输设计的项目专家Demian Horst、同济大学设计设计创意学院教授院长娄永琪等各界设计领域专家。各国专家汇聚一堂,分享自己在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前瞻感悟,对于我们同样关注于实践和“人本”的规划设计师而言,进一步拓展了思路,拓宽了视野,也将我们公司的设计理念渐渐融入到跨界跨国的设计领域中。

  • 《华侨城总体规划2015-2025》第一阶段工作讨论会

        2014年12月10日,《华侨城总体规划2015-2025》项目在华侨城内开展第一阶段工作讨论会。
        华侨城总体规划目前调研、访谈工作已进行部分,相关专家访谈、公众咨询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过程中,为保证项目后续的合理有序进行,华侨城集团、蕾奥、公众力等三个公司召开了第一阶段工作研讨会,交流汇总目前已有成果,分析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计划做出具体安排。

  • 《佛山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改革与创新》项目省厅交流汇报

         2014年12月17日,我司项目组由王董带队赴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进行《佛山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改革与创新》项目省建设厅交流汇报,获得省厅领导和规划局领导高度赞赏。
        省建设厅领导对该项目寄予厚望,认为该项目的改革创新思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对广东省推动规划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省厅领导对改革方案提出建设性建议,应将近期建设规划与控规有效衔接,并实现控规层面的三规合一,从而将该项目提升到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