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大手笔”的失衡

时间:2009-03-03

作者:王富海

以我们对宽马路大立交的分析思路,不难判断出大广场折射着威权思想,大歌剧院体现着超前消费,大开发反映着对资源的寅吃卯粮,不难对种种“大手笔”的本质得出清晰的认识。

多次提问国外的城市规划同行,对中国城市最突出的特征作何判断,频率最高的回答既不是恢弘的西安古城,也不是瑰丽的上海新貌,而是简单的三个字:“宽马路”。

这样的结论,听起来出乎意料。但只要到过国外城市的人,就能回想起那些城内宜人的街巷和高密度的道路网、城外高效的快速道路系统的景象。比照中国的城市,越拓越宽的景观大道、主干道在老城内恣意纵横,而在新城区,只要属于市政投资,动辄“百米大道”,往往还要在两侧或中间留出数米绿化带。

某些城市决策者修建宽马路有两个决策目的:解决交通,营造景观。

先看宽马路解决交通问题的效果。城区内道路越拓越宽越拥堵,这几乎成了大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小城市这样的情况也正在加剧。道路拓展永远赶不上车辆增长,这是汽车时代来临后的必然状况。只有快慢分流、高密度路网和公交优先的整体交通系统才能提高道路的效能,长远来讲还需要抑制汽车增长的综合政策和交通管理的科学系统。所以光修建宽马路可以说是此“路”不通。

再看宽马路营造的城市景观。空间宽阔才能有更大的视野,在视野范围内,路上车水马龙,两侧高楼林立,白天绿起来,晚上亮起来,这是何等的气派!此种一哄而上的所谓“现代化”的人工景观,演化成了“千城一面”,真正传统性、地域性、人文性的城市特色,反而被拓宽道路的隆隆推土机铲除了。

与宽马路相匹配的还有大立交桥。分布稀疏的宽马路使城市交通集中于主干道,交通量汇聚于交叉口,平面交叉难以满足,就催生了立交桥。一座立交桥解决了一个路口的问题,就会给相邻的路口增加压力,势必继续修建新的立交桥,直到形成系统。于是在城市中心地带,立交桥、高架桥林立,成为中国大城市在宽马路之外更具“特色”的景象。更有趣的现象是立交桥被广泛宣传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引发了中小城市竞相模仿。

宽马路与大立交桥组成的道路格局还会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例如:

降低城市效益。宽马路大立交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建设用地,用来满足景观形式上的需要而不是交通功能的要求,更有甚者,宽马路阻断了城市支路的相互连接,使城市交通的“微循环”全面断裂,宽马路两侧联系不便不畅,城市空间被切割成一块块的“孤岛”,城市功能的综合效益大大降低。

体现“车本主义”。车行道大大拓宽,而将自行车挤上人行道与行人争道,使步行活动失去了安全舒适。

“路”与“街”相扰。城市中心地区延续的窄而密的街道,造就了城市的景观特色和商业价值,而如今的宽马路使沿街商铺人气和营业效益降低。

城市疏松化。建立在“以车为本”的尺度上,城市框架拉得更大更散,城市建设占地更多而使用效率降低,人口密度随之降低,导致公共交通服务效益降低,城建用地浪费。

凡宽马路、立交桥项目,必属决策者心目中的重点工程,不上则已,上则“国际先进”、“一百年不落后”,不计代价,毕其功于一役。

宽马路的横行与立交桥的滥用,体现在交通上是对科学规律认知不足,用之于景观则反映出好大喜功、喜新厌旧的审美倾向,而从其对城市效益和市民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应该可以归结为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大手笔”还不止于宽马路。只要在百度上搜一下“城市建设大手笔”,即刻能找到约10万相关网页,内容何其丰富!能够被荣幸地冠以“大手笔”的项目,想必都具备了政府工程、大项目、大投资、大占地、高标准等种种条件。“展览中心”无非是加盖的展场,却要做成造价每平米过万元的豪华壳子;体育场馆一年用不到一次,却一定要以举办“国际单项比赛”为标准;“政务中心”高大威猛也就罢了,还一定要占据新区中央,对着一条宽跨数百米、长达数千米的伟大“轴线”!这些“国际化”设施,正在中国多少城市被勇敢地复制着,且在外观上愈发美轮美奂,与年久失修的工人“新”村、设施不良的“打工子弟学校”、摇摇欲坠的山体护坡等等设置,形成了何其强烈的反差。以我们对宽马路大立交的分析思路,不难判断出大广场折射着威权思想,大歌剧院体现着超前消费,大开发反映着对资源的寅吃卯粮,不难对种种“大手笔”的本质得出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