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落后地区的发展与后发优势

时间:2009-05-06

作者:杨永春  张从果


[摘要]: 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持续发展和积累以及结构不断升级的基础上, 社会、经济、文化、生态 诸系统的不断协同, 以实现区域系统的自组织效应、协调性机制和持续演化过程, 也是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原有世界社会经济层次体系的过程。因此, 如何发挥后发优势, 克服后发劣势是落后地区发展的关键,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后发优势具有动态性、层次性、潜在性、跳跃性、全方位性、创新性等特点, 因此, 落后地区具有学习、模仿、推动、开发的发展优势, 但也存在基础发展条件不平等、发展阶段难以逾越、发展任务繁重、内外部系统难以整合、内涵式发展机制难以建立等后发劣势。

 

[关键词]: 落后地区;后发优势;后发劣势


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区域差异问题。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基础等条件的差异, 表现出地区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 即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在空间上呈现出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并存的格局。所谓“后发优势”是指两个国家, 假定其中之一是率先从事生产某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先驱国, 另一个是落后地区, 落后地区虽然起步较晚, 但当它开始生产时, 很可能模仿先驱国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 进行更经济合理的生产, 更易于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其在该类产品生产中获得了比较优势, 迅速实现追赶先驱国的目标。在发展理论中, 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主要是指由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产生的可模仿性①。因此, 后发优势是由于后发所带来的先发国家和地区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②。后发优势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类型。广义的后发优势是指把技术- 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因“相对后进性”而潜在的全部有利条件的统称③。本文在广义后发优势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一) 区域发展实质、区域发展的层次体系与后  发优势的特性


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区域作为一个人口、资源、环境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相互作用机理, 是在特定阶段, 一定层次上各要素的有序耦合及非线性的系统存在, 也是在特定发展环境下一种相对优化的客观存在和相应门槛限制下的循环和累积过程。一个不断输入负熵流的开放区域系统, 通过选择外参量使起主导作用的内参量达到特定阀值, 会使序参量突变而使系统出现新的有序态和非线性耦合效应,使区域系统在相应的时空界限内和一定的人地关系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 跨越发展门槛,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要求的系统状态的跃迁和区域发展的良性突变, 进而在新的系统环境和状态下实现要素的高层次耦合和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协同发展”。因此, 区域发展是指在经济持续发展和积累以及结构不断升级的基础上, 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系统应与经济体系进行不断协同, 相互制约, 实现区域系统自组织效应、协调性机制和持续演化过程④。地球表层系统所赋予每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空间差异。一般地, 后发地区不发达的原因中往往有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国土资源等基础条件的制约。从时间过程看, 社会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不可重复性, 过去发生过的不会在今日或未来重复出现。这里特别需要指出初始条件差异的累加影响, 正如哈肯(H. Haken, 1982) 指出的, “这是因为现象都与其初始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初始条件稍微变化, 都会导致很大不同的结果⋯⋯即会出现异化”。因此, 在同一时期,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和层次体系, 尤其是在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时代更是如此。目前,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文明程度等角度分析, 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发展水平形成了如下层次体系: (1) 社会经济核心主导区, 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部分西方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普遍完成了工业化过程, 并先后进入信息时代, 科技创新能力强, 经济水平高, 在世界经济格局、相关经济体系和贸易规则中处于主导地位; (2) 次核心区, 如部分西方国家。这些国家也完成了工业化过程, 但是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在某个区域社会经济处于支配地位, 但是全球性影响能力有限;(3) 次边缘区, 如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大国等, 这些国家正在迅速实现工业化过程, 部分国家甚至工业化、信息化过程同时进行, 并逐步与全球性大国争夺地区性领导权, 主要问题是缺乏科技创新能力, 核心技术没有掌握,更多的工业技术和产业体系属于传统层次, 只有少数产业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国家是全球产业转移和资金流入的地区;(4) 边缘区, 主要是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广大落后地区。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产业层次低下, 创新能力低, 缺乏先进技术, 社会经济依附性很强。因此, 落后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突破或者改变原有世界社会经济秩序或层次结构体系的过程。突破或者改变的幅度越大, 来自外部、内部的阻力越大。


后发优势的特性有以下几点:


1. 后发优势的相对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由于发展非均衡规律的存在, 世界范围内以及各国、各地区都存在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而且, 在不同的时期, 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 可形成不同的发展水平结构体系, 因此, 不但存在先发和后发的相对性和动态变化过程, 而且存在后发优势的层次性。因此,后发优势的本质是比较优势和学习、借鉴模仿优势。如果将创新优势和心理优势与比较优势相结合, 才有可能尽快实现后发优势②;


2. 后发优势的跳跃性。落后地区的发展如果没有持续快速和跳跃性, 就不可能很快实现赶超目标。因此, 落后地区可以直接利用先进科技、方法、管理, 实现产业、科技、管理和经济、社会的跳跃性发展②。因此, 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战略紧密连接。后进地区的发展实际上包括在前述同一水平层次上的赶超和不同层次上的赶超两个层次。赶超战略应在一定的基础和内外部条件下进行。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支撑条件是不可能实现所谓后发效应和超常规发展战略的。由于只有少部分国家才能具有赶超战略的条件, 世界上能够达到上述层次体系高级层面的国家和地区毕竟是少数, 而且是在当时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内外背景下实现的。虽然后发效应客观上是存在的, 但是, 各个国家自身发展条件、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各国领导人对于发展时机把握是后发效应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的关键, 跨越式发展战略在某意义上将是后发优势成功实施的高级阶段。因此, 后发效应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能够实现多层次的飞跃,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性影响的双重目的;


(2) 能够实现多层次的飞跃,成为全球性影响国家, 但是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 实现单层次跨越, 成为次核心区, 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4) 实现单层次跨越, 成为次核心区, 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5) 实现同层次赶超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6) 实现同层次赶超, 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7) 同层次缓慢发展。因此, 后发效应的程度实际上应该用跨越和持续两个标准来衡量, 跨越式发展战略是落后地区赶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必然选择的一种模式。


3. 后发优势的潜在性。在各种内外部发展条件及其组合效应的支持下, 将后发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竞争性优势, 后发优势才能实现。因此, 逐步积累条件, 对后发优势进行合理评估和适时开发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4. 后发优势的全方位性。后发优势不仅存在经济领域, 在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制度、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因此, 后发优势的学习过程是全方位的。


5. 创新是实现后发优势的必要条件。落后地区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环节是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水平分工的经济体系, 以及具有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文化体系。由于赶超战略一般具有高速性和忽视生态环境, 因此, 只有进行制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总结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教训, 形成各时期适合本国的发展战略和技术环境,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 后发优势


具体的后发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落后地区具有相对明确的, 可资学习、追赶和利用的发展目标(前景)、路径过程、技术体系、制度模式、文化模式、产业组成与演化等优势。人类认识和控制任何一个系统都需要时间和代价, 而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发达的社会经济体系, 这就减少了落后地区探索该过程的时间和代价。因此, 落后地区可以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制度、管理和发展过程是全方位的, 这既包括学习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技术、计划、设备、管理、组织机构等, 也包括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与规则、社会保障的理念与具体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法治社会的建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以及片面的经济增长、贫富分化悬殊、拜金主义、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教训, 还有助于落后地区创新能力的生成。对于落后地区的创新来说, 具有许多客观有利条件: 所面临的复杂多样的问题为其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所面临的种种外在压力和自身对于发展的迫切要求为其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所能借鉴、参照、汲取的空前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资源”则为其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思路和广阔的选择余地。落后地区通过在模式、体制以及发展道路等重要方面的创新, 可以避免走许多弯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时间成本, 可以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来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当有效的创新达到一定地步时, 落后地区就会实现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即实现历史性的跨越。东亚的一些落后地区的成功案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需要说明的是, 落后地区在现代化建设方面进行创新努力的同时, 必须防止冒进的、不切实际的作法, 否则, 所要付出的实际代价将是巨大的。


2. 更容易形成一种强大的现代化推动力量。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下, 开放是落后地区的必然选择。内外部发展水平和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产生的压力感可能会诱导出一种民族的超越精神, 使落后地区的原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动。在发达国家巨大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压力面前, 落后地区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向心力, 使广大社会成员、各个利益集团、群体与阶层, 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凝聚力, 努力消除自身积弊, 有利于民族动能、原动力以较快的速度持续有效释放。


3. 出于自身持续发展的考虑, 先进国家可以在资金、技术对落后地区提供支持和帮助, 有助于落后地区吸收大量的外来资金, 弥补现代化建设所需资金的匮乏。严重的资本短缺, 是落后地区经济起飞的制约性条件之一。落后地区的资本需求、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过剩和产业转移趋势, 以及出于自身环境、市场、稳定的综合考虑, 导致落后地区可以获得先发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例如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CD) 提供的数据, 发达国家流入落后地区的资金基本上呈递增的状态。4. 有利于后进国和地区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落后地区不仅缺乏必要的资金与技术, 更缺乏现代型的人才。落后地区可借助适当方式, 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途径, 部分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以中国为例, 1992~ 1997 年引进外国专家4417 万人,派出培训的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为20.1 万人。这些外国专家以及学成回国的人才,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落后地区还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在本国投资企业的机会, 培训一定数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总之, 部分落后地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 实现赶超发展过程, 如日本、韩国就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创造了所谓的“日本奇迹”和“江汉奇迹”。


(三) 后发劣势


后发劣势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 由于同时期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的不平等性, 落后地区的后发效应大为减弱, 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化效应强化, 甚至可能丧失国家经济、文化的独立性。格森科(1962、1970) 提出了以初始条件差异为基础的分析框架: 相对于先发展区域(发达地区) , 迟发展区域(不发达地区) 的初始发展条件是大不相同的:


(1) 不发达地区开始发展时, 发达地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秩序已经建立, 不发达地区往往要面临着十分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处于被支配的从属地位, 形成不平等的垂直分工、贸易条件和经济秩序;


(2) 发达地区在占有全球最有利的空间、资源和市场的条件下, 走了一条以高投入—高产出为主的增长第一的道路, 不发达地区迟一步发展则陷入资源短缺、市场狭小, 环境恶化等困境。而且, 发达国家会进一步利用政治、军事手段强化其对资源、环境、市场的控制, 大量消耗落后地区国内的资源, 开拓其国内市场, 限制了落后地区发展的空间;


(3) 不发达地区再也不可能具有发达地区当年的资本原始积累条件, 即使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 也要支付高额利息和可能的额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利益。因此, 落后地区存在依附性增强的可能性, 如程度不同地对先发国家经济与技术上的依赖, 导致经济发展自主性以及技术创新势头的减弱, 从而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依附性”国家和地区。


2. 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和任务多重性。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阶段性。这个阶段性既包括技术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也包括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阶段性。从人类文明发展的综合角度分析, 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或者后现代社会) 等阶段。每个阶段还可以再进行具体的划分。每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过程不可能跨越主要发展阶段的瓶颈和关键节点。对于具有层次差异的落后地区,如从农业社会到知识经济社会, 其将面临工业化过程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 发展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 没有非常优越的内外部发展条件和长期有效组织机构的科学指导, 很少有国家能够迅速完成多任务的跨越式发展过程。同时, 落后地区可以迅速实现经济后发效应, 但是往往在其它领域的后进效应并不佳。


3. 外来系统与本国系统的有效整合问题。后发效应的实施往往是通过开放式的学习和模仿实现,既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学习了先进国家的技术、经验、管理、体制等, 西方的文化、社会体系将不可避免地侵入落后地区, 对本国系统造成强大的侵蚀和影响, 出现各种各样的紊乱和问题:


(1) 不平衡发展。从现实角度看, 落后地区在现代化早中期阶段的发展不可能是全方位推进, 其演进轨迹必定是首先从某个部位、某个环节开始的, 进而由点到面,再到整体。这样, 在现代化的早中期阶段, 落后地区一方面是在某个部位、某个环节发展的迅速推进, 另一方面则是落后的历史基础的延续, 如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影响到落后地区结构的多元化,如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 影响到人口失控和债台高筑等。因此, 先进生产体系和产业结构难以和本国的落后的体系在短时期内整合;


(2) 社会的价值体系容易出现紊乱和强势文化的侵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的社会价值取向由于经济收入差异和外国文化的侵入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致使社会的价值体系出现程度不同的紊乱,原有社会价值准则失效或是部分失效, 新的价值准则又难以在短时期内迅速在社会中占据主流位置, 因此, 诸多价值观的存在将造成社会的紊乱, 干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部分民众心理重心外移等。同时, 由于社会价值体系的紊乱, 以及社会整合程度的降低以及经济基础的落后, 大众文化处在一种相对弱势的状态。与之相对应, 外来的大众文化则是以强势的经济和强势的科学技术为基础, 因而也具有了一种强势的特征, 并对落后地区进行着大面积的侵蚀。而且, 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使得社会控制力程度不同地有所减弱,因而社会对于社会成员的各种行为往往缺乏一种有效的整合; 国外示范效应的影响以及价值体系某种程度的紊乱, 很容易诱发社会成员大量的“越轨”行为; 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则会使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状态。因此, 落后地区很容易出现社会问题的并发症。如中国所存在的失业问题、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拜金主义问题、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治安恶化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等。所以, 落后地区存在着本国文化与先进国家生产力及其文化的有效整合问题, 也是它们发展的难点之一;


(3) 容易形成相对较高的社会期望值。在落后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初始阶段有一个明显的反差现象, 这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未来的现代化发展所可能取得的积极成果容易抱有过早的比较高的期望值。相比之下, 社会对于这些期望值的兑现能力则是相对较低的。例如, 在经济层面上, 人们往往热衷于经济的高速甚至是超高速增长, 期望国家在短时期内就能够迅速富强。而期望值一旦得不到兑现, 社会成员便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挫折感, 进而产生对于正常的社会秩序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负面影响;


(4) 社会贫富差距容易迅速拉大。落后地区之所以会出现贫富差距急剧增大这一现象,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体系的紊乱、社会规则的某种“真空”状态以及过高的社会期望值容易促使人们寻求种种有利于自己的短期行为,以求迅速增大自己的经济利益, 出现了“灰色富有阶层”、“黑色富有阶层”等。各种非法收入对于落后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开始发生重要的影响, 在短时期之内造成了一些相对来说是过于富裕的社会群体; 二是落后地区不平衡的发展, 使得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职业、一些群体领先一步地获得了较高的收入. 致使社会成员在收入方面迅速拉大了差距, 成为整个社会发展长期的不稳定因素。


4. 由外延型发展方式向内涵型发展方式的转变十分艰难。由于落后地区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 在业劳动者队伍中又存在着较高的隐型失业率, 再加上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过低, 必然会使劳动生产率难以尽快提高。另外, 为了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正常的社会稳定, 实现充分就业社会目标和避免劳动力浪费, 外延型发展方式确实还有着某种存在的必要性。因此, 落后地区在较长时期内, 难以从总体上实现由外延型发展方式向内涵型发展方式的迅速转换。因此, 落后地区往往资源浪费严重。


5. 由于在各时期落后地区所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在发展条件处于动态过程, 而每个发展阶段所要求的内外部条件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同时又要面对来自外部各种传统强大势力以及国内守旧派的种种阻挠, 这就要求落后地区的政府是强力政府, 并且有能力在较长时期科学指导国家的持续发展。而这些条件不是多数落后地区所能够具备的。因此, 纵观世界经济史, 尽管后发优势的存在的确加速了先进国家和后发展国家或地区之间差距的缩小, 却只有少数国家或地区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地实现了由后发展到领先的过渡, 多数落后地区最终都沦为大国或者强国的附庸和边缘国。就超越而言, 后发优势恰恰是后发劣势。


6. 落后地区的发展伴随着世界经济秩序, 甚至政治秩序的调整。因为经济实力世界格局的变迁必然要求政治秩序进行相应调整。世界强力集团对落后国家迅速发展必然采取种种限制措施, 尤其是遏制未来可能成为其强大对手的国家。因此, 落后地区的发展实际上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是国内层面, 这个问题只是国内政治力量的有效整合问题;另一个是国际层面, 涉及到国家在未来世界体系的定位和世界政治经济层次体系的调整。

 

(四) 实现后发优势应明确的几个关键问题


1. 后发优势实现的核心是超越和创新。只有具有全方位的创新能力, 掌握核心技术, 实现高技术产业的水平分工, 才能实现超越。这是因为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相对位置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即对于任一时点的既定技术而言, 发达国家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掌握着一项或少数几项“最优技术”, 而对于落后地区, 工业化过程总是与技术引进、模仿和改进紧密相连。后发优势可以成功地加速“追赶”,但不能自发地实现“超越”②。因此, 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用技术模仿来代替制度模仿。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模仿的策略, 短期效果不差, 但长期代价极高⑨。只有创新的内部机制和制度改革得以有效建立和实施, 保证落后地区各个系统在非均衡状态下高速发展, 才能有效实现外来先进技术、制度、文化与本国国情的有效结合, 产生适合于本国的发展体系和发展道路。


2. 后发优势的实现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基础条件。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 对“后发优势”的认识还需不断深化。层次越高的社会发展阶段越需要较高的发展条件。例如在以钢铁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化阶段以及以电子化工产业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阶段, 初始生产率很低的国家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 模仿创新, 提高投资率, 增强人力资本投入会比较容易地实现“后发优势”, 很快地追赶上先驱国家, 如德国和日本。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由于知识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 知识产品成本构成因素的变化使后进国难以获得比较成本优势; 经济结构和科技实力愈加不平衡; 世界范围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核心技术转移迟缓等原因, “后发优势”则明显减弱bk。


3. 落后地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赶超目标。因此, 落后地区不能制订超出自身能力的发展战略, 因为先发优势如果建立在更高层次上, 差距是很大, 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赶超。例如, 20 世纪80 年代, 东部沿海地区在要素配置、产业选择等多方面优先采用了市场机制, 比如设立经济特区与开放城市, 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 对外资的引进实施优惠政策等, 东部地区经济从先行改革中取得的增长效应要比优惠政策得到的增长刺激更有意义。进入90 年代, 东部市场一体化过程加快, 地方分权壁垒削弱,不以地方利差为目标而以市场盈利为原则的东部市场型跨地区投资经营活动发展起来了。虽然全国的政策差距基本消除, 国家在东西预算投资中的份额差距也开始缩小,然而, 沿海地带对西部的增长优势并没有因国家投资与体制的差异缩小而减弱,由于东部经济改革产生的使资源投入在经济运转中合理配置与使用的机制——即“积累效应”, 地区间经济差距反而比80 年代扩大了bl。因此, 应避免制订脱离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 后发优势的实现往往存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 国家发展与国家政治利益受到损害等矛盾。由于发达国家通过全球产业转移, 基本形成了产业的全球化垂直分工体系, 并且由于技术条件的差异, 落后地区的产业体系往往污染较为严重, 致使落后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且, 发达国家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手段, 如W TO 规则、环境、技术、民主等, 迫使落后地区放弃一些政治、经济利益, 甚至逐步成为核心国的附庸。值得注意的是, 全球的市场容量和资源是有限的, 只有有效占领全球市场和资源的国家才有资格成为全球的主导核心国。发达国家往往利用其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力量, 利用竞争和规则等一切手段, 限制落后地区成为其主要对手, 因此, 落后地区如果想成为全球的主导国, 应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 进行反限制, 尽可能地拓展国家发展的外部生存环境和空间, 必要时应背水一战来突破国家发展的最后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