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奥动态 | 凤凰卫视《筑梦天下》特邀董事长王富海谈“韧性城市之路”

时间:2023-08-15
蕾奥动态 | 凤凰卫视《筑梦天下》特邀董事长王富海谈“韧性城市之路”

蕾奥动态

受台风影响,我国多地洪水泛滥,遭受人员及财产的重大损失。如何降低灾害对城市的破坏,让城市更加永续地长久发展?近日,凤凰卫视《筑梦天下》栏目特邀蕾奥董事长王富海谈谈“韧性城市之路”。

王富海:蕾奥董事长 / 首席规划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住建部城市设计委员会专家、注册规划师,主持项目获国家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2 次, 银奖 1 次,部省市各级城乡规划设计奖项数十次。曾获“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城市规划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近日,受台风影响,黑龙江五常、尚志等地遭遇暴雨洪水袭击。尚志市强降雨更是为1957年以来最大,已超百年一遇级别。华北和东北地区连日遭遇暴雨洪水侵袭。此前,受台风“杜苏芮”影响的北京,更是遭遇了有仪器测量记录的14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城市如何在灾害来临时更具“韧性”呢?这是全世界都在关注、探索的一个话题。

蕾奥董事长 王富海:尤其现在你看看我们的全球化,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然后异常气候是吧?这种是自然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还有就是我们的技术、瘟疫各种各样的状况。城市要不断地增强你抵御这些风险的能力,这个就叫韧性城市。

赣州古城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每个时期人类对“韧性城市”的建设重点都各不相同。从人类文明史来看,古文明多形成于大江大河流域,人类自古就开始了临水群居的生活。这时不免有一些城市就建在河道的下端,“抗洪防汛”成为了这些城市需要打造的首要“韧性”。从东晋到北宋熙宁年间,老祖宗们花了500多年的时间,打造出一套防洪排涝的系统。直到今天,每年汛期一到,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很多城市会出现内涝,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但是这一座城却“千年不涝”,它就是江西赣州古城。环绕赣州的古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宋代城墙。经过不断地修缮和维护,古城墙至今仍然能够保护着赣州市老城区的百姓不受洪水侵害,而深藏古城地下的排水系统同样功不可没。

蕾奥董事长 王富海:在宋朝时候的赣州,就出现了对于城市的一个非常好的排水的系统,他做了地下的沟,平时高于水面,但是到大水的时候沟是低于外边的水的,他就在水那边他做了一个相当于一个外边的窗户,这窗户是可以调节的,当外边的水压大的时候窗户就关闭,它可以防水,但是如果里边有城内的水排到这里边要往外排的时候,就自动就把这扇窗就给吹开了,它就可以往外排。

不仅如此,为了减缓内涝,古城中还建有大小不一的众多池塘,每当水量大涨时,它就起到了蓄洪的作用。

纽约飓风

纽约作为国际政治、经济、贸易、艺术、教育之都、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众多的人口、林立的高楼、政治地位都对纽约的城市安全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仅如此,纽约海岸线长达836公里,地处美国东海岸的风暴高发区,常年遭受洪水和风暴的侵袭。

随着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风暴的影响也不断加剧。特别是2012年“桑迪”飓风,对纽约州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灾难导致纽约州48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9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成为纽约“韧性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

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50年,曼哈顿下沉37%的房屋建筑将面临风暴洪水威胁。为此,纽约开启了一个“延长海岸线来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项目。项目环绕曼哈顿海岸设计,从西54街到东40街,以一系列的保护性景观带呈现,保护社区不受暴雨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同时还为当地提供文化、休闲的绿色商业空间。对于4.2米高保护性障碍和标准、无特色防浪堤设计的需求,景观设计师设想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法:保护性基础设施与丰富滨水区、栖息地、社区的完美融合。

新加坡海平面上升与热岛效应

如果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4至5米时,新加坡的鱼尾狮可能就会被部分淹没了。作为地势低洼的沿海国家,新加坡一直面临着因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威胁:内涝和沿海洪水。为应对内涝风险,新加坡对供水和排水系统进行了大幅改造,并在此基础上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创造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绿色空间。

在明媚阳光下,无论是“资源永续”的教育活动,还是水上休闲运动,滨海堤坝都能满足你。滨海堤坝横跨350米宽的滨海水道口,是新加坡第15个蓄水池,供水量占总需求量的10%。

蕾奥董事长 王富海:水是新加坡的战略,它不是像香港缺水,靠祖国大陆对它支援一样,因为它是个岛国,那么解决水的话,它面临的是另外一个国家马来西亚帮它去做,所以水的问题就涉及到它的国家安全问题,它会把水方面的韧性当成它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滨海堤坝把海浪阻隔在滨海湾之外,所以海湾内的蓄水池风平浪静,堪称水上娱乐项目的理想之选,可以在这体验个人独木舟和举办团队龙舟赛。不喜欢水上运动的话,可以登上滨海堤坝绿色屋顶,在开放式的绿色空间里,放飞风筝、放飞心情。滨海堤坝的“绿色”还不仅如此,太阳能公园成为全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太阳能板集中区,400多块太阳能板日间发电量可用于滨海堤坝全天室内照明。

滨海堤坝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正是缓解新加坡低洼地带的淹水情况。每降暴雨,滨海堤坝的9道称为“波峰门”的坝顶铁闸会开闸泄洪,在退潮时将蓄水池内高涨的积水排入海中。遇上涨潮时,7个巨型排水泵将启动,将多余的雨水排放入海,这些排水泵每分钟能排空一个奥林匹克泳池的水量。

蕾奥董事长 王富海:另外作为一个赤道国家就很好玩,它很热,这种热的情况下影响到它的宜居性,尤其是在城市的竞争当中。对很多人的吸引力就会降低,怎么办呢?在它的韧性里边有一项非常有意思,它叫“冷却新加坡”,它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让人们在新加坡的生活可以减少这种酷热,造成对生活的宜居性的侵害。

 2017年,“冷却新加坡”计划开始启动,新加坡以植被、城市形态、水域与水景、城市地表材质、遮荫、交通、能源七大类措施,助力城市减少热岛效应和改善室外热舒适度。一眼望去,被绿植覆盖的新加坡,“花园城市”名副其实。这里不但建筑里有花园,更甚者花园里还有建筑。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就是设计在一座花园中的酒店,由3栋主建筑连接而成,整体呈现“王”字的造型。酒店有15000米高的空中花园、瀑布、种植平台和绿植墙壁。大规模婀娜多姿的天际花园,悬挑在每隔4层客房体块之间。绿色充满了整个综合体,树木和花园似乎将酒店与临近的公园合并,成为了一个连续的城市公用场地。建筑师并不想再打造一个毫无新加坡本土特色的天际线,而是在建筑中无处不在地表达出对摩尔人和波斯人遗留下来的清真寺,和阿尔罕布拉宫异域模式的敬意,它是座既“花园”又非常公共的新加坡式现代建筑。

荷兰对水灾从“抗争”到“共生”

许多国家也正在努力纠正原本的过度干预,还城市可永续的韧性。由于荷兰是低地国家,有近三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而这部分土地上却生活着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人民。

1953年的一场大水灾淹没了荷兰5.7%的国土,造成1835人死亡,4.7万幢房屋被摧毁,损失高达10亿荷兰盾。悲痛的经历促使荷兰人开始打造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防洪设施:建造抵御万年一遇的防洪工程。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马仕朗大坝像一个伟大的父亲一样守护着荷兰人民。它的建成完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海洋防护网络 三角洲工程。大坝长300多米,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一样,而重量却是它的4倍。它的非凡之处在于它的两个球形转轴可以分别水平和垂直移动两个闸门,使大坝成为浮动式建筑,从而既保证了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的运输畅通和低环境影响,又保证了南荷兰省超过百万居民的安全。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降雨强度越来越大,没有人能预料下次来袭的洪水会有多么恐怖。荷兰人体悟到洪水本身是自然现象,无法持续抵挡,还不如尽快找出“与洪水和平共存”的方式。荷兰政府决定“还地于河”,把几世纪以来,被农田、人们居地占领的洪泛平原还给河流,恢复原来滞洪、蓄洪的功能。

蕾奥董事长 王富海:你知道海和河,以及这些雨、山等等,其实它是一个生态系统,你阻断了之后可能就会造成另外的一些影响,就是说原来早先荷兰的这些祖先们,他们的智慧觉得我这样防拦住是一种安全。但是现在人们又有了新的东西,人类在改变自己。那好,我把这个坝拆掉,我新的建设要如何去适应水的系统。其实这就是人类的一些跟大自然进行搏斗,进行抗争,进行适应之后,慢慢的一个反应。

从早期的“抗争”到如今的“共生”,荷兰研发出一系列解决水患的建筑项目。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人造岛艾瑟尔堡,有大约100座房屋漂浮在水面上,应对不断持续上涨的海平面。房屋由入水半层楼深的混凝土浮管来支撑,水上部分的建造则利用轻便的钢材,与木制嵌板一起构建了房间和地板。它的尺寸与普通房子的大小一致,一共有3层楼。这些房屋不仅零排放,而且还能防止飓风的发生。每个家庭都备有一个液压自升系统,可以在暴雨或飓风的情况下提高房屋的重量,每个液压支架可以延伸到40英尺。另外房屋还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离子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水净化和废物管理系统的结合,可以完全脱离电网。而屋顶收集的雨水,会被运送到船体,净化后供未来使用。

据统计,鹿特丹平均每年有300天都在下雨,同时,降水量也越来越大。在人口密度高的市中心区域,已经无法用挖渠引水的传统方法,于是,大胆思考、敢于创新的鹿特丹人提出了“水广场”的创想。能够将雨水收集到一个可供人们聚会、玩耍、运动的“水广场”中,并把雨水转换成为城市景观。

建筑是一个两用型的下沉式广场,周围布有数条沟渠,晴天时可以作足球场、地下停车场等生活设施,为市民生活提供方便;下雨时则摇身一变,成为了积蓄雨水的人工蓄水池,雨水通过各个沟渠引流到蓄水池中。这样一来,雨水不会漫延到城市街道,现存的排水系统也不会因此负担沉重。雨停后,这些积蓄起来的雨水也不会被白白丢弃,而是会统一经过地下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中心,这些雨水经过净化后再被输送到家家户户,成为鹿特丹市民的生活用水。这样一个简单的举措,既大大缓解了城市下水道系统的压力,又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再利用。“水广场”是鹿特丹城市水资源创新管理政策的一部分,它除了储水之外,还有作为城市景观、更新都市面貌、改善落后城区的效果。

蕾奥董事长 王富海:很多时候韧性就是要解决这些所谓需求的不同状况和供给的状况,然后考虑日常的状况和异常的状况都怎么样去处理。比如说像芝加哥,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那么它面临的,比如说它是美国的工业锈带里边最大的城市。那么它的很多原来的产业工人现在确实找不着活,然后就面临的是贫困问题,还有美国在这些老工业城市都会面临的种族问题。在它的韧性的这里边的话,它会把这个社会韧性当成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如何去解决个体的问题?还有社区如何做到韧性?社会组织如何去弄?对于社会救济等等这些东西怎么样去处理?

只有不断了解城市即将面临的风险、灾难和危机程度,完善适应当下的管理机制,打造更为科学、利民的基础设施;以人为本,提升居民的日常生活韧性。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服务于人的韧性城市。它没有终点,但沿途都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