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的“飞黄腾达”,可谓羡煞旁人。
2001年,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获省批复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0年,松山湖荣升为国家级高新区;
2015年,松山湖成功入围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20年,松山湖被确定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
整整20年,松山湖的地位,从全国几百个高新区之一,直线上升为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载体之一。与之同步,松山湖在全国高新区的排名,从2011年的第53名也稳步上升至2019年的第21名。时下,松山湖更被国家赋予战略使命,从国内领先的高新园区,升级为全球一流的科学城。
一条经典的“松山湖路径”渐渐地显山露水了。
高新区时代,松山湖的三步曲
在漫长的自我原始积累中,松山湖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创新驱动、空间预留三个重要策略。
很多人认为,松山湖创新能级的快速跃升,是华为终端总部搬迁过来才带动起来的。确实,华为使得松山湖的GDP显著地跃升一个台阶。但除了邻深区位给予的“好运气”,松山湖在漫长的自我积累中,始终坚持的三个重要策略也至关重要。
生态优先
松山湖自建设伊始,就确立了一个理念:尊重自然,将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让“科技共山水一色”。为此,松山湖新城大道、中心区的建筑群等都采用了尊重原有地形,依山就势,蜿蜒式、簇群式布局的形态;干道两侧绿树成荫、建筑掩映在丛林之后;湖岸线采用极具前瞻性的、草坡为主的自然岸线,而不是硬质堤坝;建筑高度受到严格的管控,尤其是湖区周边少有超过50米的高层建筑,维持了较好的滨湖天际线景观;湖区的研发园区多采用低密度、院落式的办公别墅形态,配置高标准的园林绿化。这种城市融入自然的稀缺环境,与邻近深圳的区位相结合,成为吸引华为终端总部等优质项目入驻的重要因素,也助推了松山湖的腾飞。
俯瞰松山湖 | 图片来源/松山湖管委会
创新驱动
松山湖一开始就坚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位,因此环湖规划了大量的科研用地,并致力于引入大学、新型研发机构和创业企业,制造环节则在湖外围的工业区集聚。
自建大学虽费时费力,但作为本地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地和吸引外来优秀人才的平台则至关重要。同时,政府陆续出资引入了以华科工研院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松山湖现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3家),支持其设立孵化器,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升级顾问等重要作用。2006年,在中国散裂中子源选址之时,东莞市高瞻远瞩,主动引入松山湖附近,将散裂中子源这一国之重器与松山湖高新区相结合,使得今日松山湖变身科学城的重大机遇成为可能,甚至拥有了广深都难以媲美的先机优势。
空间预留
松山湖第一版总体规划就明确了环湖形成两个圈层的空间结构。内圈层以中心区、居住区、研发区为主,外圈层为产业区。开发时序上,遵循先外围后核心的开发思路,供地准入较为严格,并严格限制新增商品住宅项目,避免“高档小区围湖”的情况发生。这些举措为滨湖区预留了宝贵的增量空间,也为园区跃升过程中涌现出的企业研发总部等偏好优质环境的关键功能提供了空间载体。
科学城时代,松山湖的升级版图
松山湖的新空间,需要集中发力。哪怕只做成一两处,只要能级够高,也会产生惊人的爆发力。
从高新区到科学城,区域功能与人群都将会发生明显升级。
在功能上,高新园区是以生产制造及部分封闭运行的技术研发功能为主,而科学城区将会引入世界一流的源头创新,强化开放创新,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并促进创新主体间的紧密互动合作。在人群上,高新园区是以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为主,而科学城区将会引入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企业家、创客团队,人群的属性更加精英化、需求层次会进一步提升。
空间是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内容升级了,容器自然也需要跟着升级。应对科学城的新要求,松山湖园区现状空间供应的量与质都难以满足。比如,松山湖园区的土地只是环湖一圈,可用增量与可盘活的存量十分有限,完全依靠自身的空间,难以解决科学城区的大功能格局。再如,松山湖的城市空间还是典型的功能单一的“园区型空间”,低密度、大尺度、配套相对滞后。园区空间没有充分起到知识交流场、产业化推进器、人才吸引源的作用,需要进行全面升级。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蕾奥总体规划设计事业部有幸承接松山湖科学城空间总体规划与近期建设计划的编制工作。在编制中,蕾奥项目组从区域空间融合的角度,提出了“湾区协同、双城联动、园镇统筹”三大策略;从自身空间布局的角度,提出了“科学空间保障、生态优先、创新社区营造”三大策略,统称为科学城“六大空间策略”。
其中,湾区协同、双城联动更多体现的是大区域协调战略。就松山湖本身来讲,更集中于园镇统筹、科学空间保障、生态优先、创新社区营造四个策略。
园镇统筹:放眼区域整合资源
目前,松山湖园区的生产、生活已经延伸到周边镇,初步形成了“松山湖研发总部、周边镇生产制造;松山湖就业、周边镇居住”的两类分工体系。在科学城建设的战略要求下,松山湖对于各类科学功能与城市功能均产生了更多新的需求。但是松山湖园区内增量用地愈发有限,难以独立满足科学城的空间需求。因此,松山湖有必要顺应园镇空间紧密联系、功能分工合作密切的趋势,促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园镇在更大尺度上统筹产业与城市空间的布局,更全面深入地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
在科学功能上,松山湖要构建“科学城内聚焦研发——紧邻三镇成果转化——外围镇街产业化量产”的创新链空间布局。科学城首先将园区及周边区位重要的空地等战略资源统筹纳入科学城范围内,重点聚焦源头创新、技术创新和就近成果转化环节;紧邻的大朗、大岭山、黄江三镇重点提供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基地;将科技企业培育到可以单独扩产建厂的阶段后,可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量产基地落户。这需要在三镇范围内积极开展瞄准产业的土地整备与“工改工”城市更新,并对产业方向业态、运营主体、空间设计标准等进行把控,以切实适应科学城的产业空间需求。
在城市功能上,松山湖要在加强科学城内部职住平衡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周边镇的生活服务作用,提升其生活品质,以与人才需求相适应。这需要加强周边镇的政策性住房供应,并重点布局在与科学城联系紧密的接壤地区、轨道站点地区。同时,园区的教育品牌、道路交通等也会向外延伸扩展,逐步实现园镇生活品质均好化。
松山湖科学城园镇统筹分工示意图
科学空间保障:自身空间宝地宝用
在建设用地紧约束的情况下,松山湖科学城需要结合自身的核心使命与区域分工,对各类用地按照不同优先度、不同策略进行保障。《空间总体规划》提出,率先保障大科学装置、大学、院所、龙头企业研发中心等核心科学功能,利用环山、环湖的优质增量空间优先供应。大力保障公共服务、绿地、道路等公益性功能的空间,增量与存量并举;有效保障中小试、孵化加速等成果转化空间,一方面与科研增量复合,另一方面通过存量厂房改造供应,不足的向周边镇拓展;适度保障职住平衡与城市经营所需的居住空间,满足至少50%的就业人口在科学城内就近居住。
松山湖科学城各类功能空间保障策略示意图
生态优先:延续基因擦亮品牌
在科学城时代,松山湖的生态优先,除了尊重自然、人地和谐之外,还应有进一步的涵义,那就是基于创新活动与人群需求进行定制,构建山水融城的生态绿地系统,将山水生态环境转换为优质的开放交往空间与健身休闲场所,使生态环境的“红利”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与此同时,松山湖将从环湖时代走向北湖南山的山湖时代。通过保育山清水秀的生态基底,并建立山湖相连、园镇相通的复合多元休闲活动的生态廊道,将松山湖的山水品牌进一步擦亮。
松山湖科学城生态格局引导图
创新社区营造:从单元到整体的逐级迭代
科学城的城市空间应充分服务于其科技研发为主的基本功能需求。事实上,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该类型的空间单元在全球范围内有诸多的讨论与实践。知识经济的集聚效应、创新生态系统更加开放和人群偏好的变化,刺激着对空间密集度、邻近度和适于步行性的需求,促使创新活动流向功能混合、紧凑开放、服务便利的街区化空间。同时,创新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界限越来越模糊,24小时弹性工作、就近提供居住与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需要高度混合便捷的综合性社区。
《空间总体规划》基于这一趋势,结合松山湖的本色,提出了松山湖特色的“创新社区”模式,作为松山湖科学城的空间基本单元。其主要特征:一是功能上将不同创新主体、相近创新环节、工作与生活功能紧邻混合布局;二是交通上形成慢行+公交为主、舒适安全的出行方式;三是场所上以促进交往为核心,支撑随时随地的面对面交流与虚拟远程交流;四是环境上强化松山湖城景融合、森林入城的特色,适应创新人群对亲近自然、安宁专注的需求。
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社区”模式示意图
在具体行动中,对于以存量为主的松山湖来说,这种转变难以一蹴而就。同时,从空间集聚效应和全球成功案例的规模来说,这种新空间需要集中发力,哪怕只做成一两处,只要能级够高,也会产生惊人的爆发力。
因此,松山湖近期应围绕创新资源最集中的片区,从1-3个创新社区试点入手开展全面谋划升级,包括功能植入、存量盘活、道路改造、公共空间营造、交流活动组织等等。以创新社区试点为带动与极核,激活所在的城市组团的创新活力与共享服务,形成创新组团。同时,若干个创新组团将适应松山湖山湖分隔的形态沿湖展开,自身功能完整,又通过轨道快速连接,共享城市级的大型服务,共同形成创新城区。这就是“社区—组团—城区”可生长的空间组织模式。
基于存量与紧约束的视角下,依托现有的高新区建设科学城,“松山湖路径”或将成为国内新一代科学城建设的典型示范。
本文执笔
王炎 | 蕾奥规划总体规划设计事业部规划研究所所长
本文专业支持团队
《松山湖科学城空间总体规划》蕾奥规划项目组:张建荣、郭素君、王炎、王启豪、厉洁、关永飞、刘赛、卫永丰、杨巧婉等;主管总师:王富海、牛慧恩。
(该项目由蕾奥规划与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合作完成,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项目组:莫碧文、谭名成、邓玉昆、曾永辉、苏海宇、朱勇辉、夏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