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探索 | 南京市江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研究 ——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国家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时间:2020-11-18


南京市江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研究 ——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国家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项目获奖:2020年度公司总规类一等奖/2020年度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三等奖
项目类型:总规类
项目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设计时间:2019年3月至今
设计团队:规划一部、南京分公司
项目主管:张建荣、景鹏
项目成员:杨鸽、乔学扬、吴梦绮、鲁力、何炜楠、吕子瑞、陆婕、孙锁军、陈雅成、刘四宇、吕锦忠、程韦力、翟翎

全文3000字,阅读需要6分钟


规划背景

江宁开发区是我国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阶段开发区发展的先锋典范,是江宁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南京南部的核心引擎,荣誉众多。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面临国际、国内发展的双重挑战,开发区是构建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国家在新时期出台多重政策,对开发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2016年商务部新的考核办法,对开发区的考核指标从注重“量”到注重“质”持续强化。回顾过去,江宁开发区的发展得益于土地与政策的红利,但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和资源紧约束的十四五时期,需要继续担当新时代、新模式的探索与示范,为国内同类开发区提供“要素驱动的园区经济”到“创新驱动的城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江宁范式”!


目标与定位

围绕现代化和国际性的发展趋势,发挥规划引领发展的作用,既要登高望远,也要脚踏实地,对外表达诉求,积极争取高质量发展条件,对内谋划共识,整体制定高质量再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创新智造枢纽,现代魅力新城”的战略目标。


(1)对外目标:表达诉求,积极争取高质量发展条件

在落实正在编制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江宁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底线和要求基础上,协调优化开发边界,整合管理边界,争取空间资源支持;完善交通体系,加强与区域联系;探索更新政策机制创新,盘活存量用地。


(2)对内目标:谋划共识,整体制定高质量再发展规划纲要

江宁开发区长期缺乏整体的发展纲领,通过本次规划,围绕“高质量发展”制定指导开发区未来发展的施政纲领。从江宁开发区再出发的视角,根据发展区位、发展阶段、发展使命、发展空间的变化,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对发展方向、目标愿景、空间框架、支撑系统等形成共识,高效指引各平台各单元的发展定位、产城融合、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建设引导。


规划思路及主要内容

规划围绕“创新智造枢纽,现代魅力新城”的战略目标,精准制定“现状条件评估——战略空间优化——近期行动纲要——空间资源保障”的技术路线。


1.   多维视角,综合评估现状发展条件

规划从空间规划、国家开发区考核、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多维视角,重点对“发展竞争力-土地潜力—功能业态—产业效益—职住分布—服务配套—空间品质” 的评估,研判开发区的六大发展特征。


2.战略引领,搭建高质量空间发展框架

基于综合评估结论和区域发展形势,主动落实南京市对江宁开发区的发展要求,识别发展新机遇、承担发展新使命,继续担当新模式的探索与示范。研判开发区空间资源配置的总体方向为“提升主城功能”、“打造创新第四级”、“制造业发展示范”“开放门户新节点”。


3. 八字战略,打造“一轴三圈四区”空间格局

顺势优北:聚焦主城品质提升,打造南京主城标志区。积极融入南京主城,强化东山中心,完善中心功能,并辐射南侧带动发展。

造势强南:聚焦空港国际门户,打造大空港都会区,与江北新区、紫东新区形成“一城三区”的南京发展新格局。

借势特中:依托秦淮湿地、东大山、牛首山的环境优势,以紫金山科学城为极点打造创新名城核心区,成为南京市新经济集聚高地。

塑脊强产:强化金轴,划定产业底线,沿机场路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脊梁。

最终形成 “一轴三圈四区”的空间格局。


4. 强化实施,形成近期行动纲要

将十四五经济发展目标转译成可操作、可实施的空间建设目标,分解成6大行动和具体行动项目。

行动1:存量挖潜。统筹推进2个工业集中区、4片重点地区共6个片区城市更新;识别用地情况,盘活8.96平方公里低效闲置用地。

行动2:产业引领。打造 “智能电网、汽车智造、临空产业”3大产业地标,推进60个“省市区”重点项目落地,在十四五期间保障4.9平方公里产业用地供给。

行动3:创新驱动。建成1个紫金山科学中心、打造一谷、两城、多巷的创新空间格局,建成500万方创新“三房”建设,其中创新载体200万、轻质厂房220万、人才公寓80万。

 行动4:城区即景区。聚焦一路两河三湖,其中“一路”为整体提升机场高速两侧景观设计,“两河三湖”为围绕百家湖、九龙湖、如意湖建设城市公园,提升牛首山河、云台山河两侧景观风貌,建设全域景区。

行动5:公服设施提升。构建16个“十五分钟生活圈”,重点建设学校5所、综合医院1处、康养机构5处,营造美好生活城市。

行动6:枢纽门户建设。落实7个新基建项目、建成2条地铁、完成2条高速、快速化5条主路、打通2条主要干道。


5.空间统筹,优化美丽国土空间,保障近期发展空间

承上启下,统筹相邻镇街,反馈自身发展诉求,融入市、区空间规划体系。

延续南京市空间格局,通过“锚固底线——做实底盘——精准增量——优化布局”合理划定三区三线,形成未来国土空间格局。同时,明确近期用地需求,保障10.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供给,指导近期用地功能调整。


特色创新
1.“从规划协调平台”到“发展协调平台”的转换:对上衔接空间规划,横向同步十四五编制,向下指导控规调整修编。
(1)落实传导国土空间格局,结合镇街国土空间规划,反馈开发区自身诉求;

主动对接江宁区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三调底图底数分析评估。统筹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协调三线划定,以现状用地为基础,明确底线,明晰发展诉求,预判战略发展空间、预留弹性,初步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构建理想国土空间。


(2)横向与江宁开发区十四五规划联动编制;

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制定各项经济目标,明确十四五规划及近期建设需求与目的,在空间上提出行动策略,引导省市重大项目落地。


(3)向下指引控规编制,与未来空间发展需求相匹配;

项目从开发区自身发展需求与定位,构建总体发展框架,从用地性质及未来发展方向,指引各片区控规编制。


2. 量化发展目标,兼顾考核进位与综合发展,构建“战略—目标—指标—行动”的实施路径。

结合国家级开发区考核要求,将各项指标分解,针对性提出目标愿景及策略。结合十四五规划目标及开发区考核指标,精准定制行动,由战略到目标,目标分解到指标,指标落实到行动,各项行动具体落实到项目,指引省市区重大项目落地,保障项目的可实施可操作性。


3.构建产业监控平台:整合国土、规划、经济、产业等数据,建立开发区企业监控GIS平台,划定工业底线。

开发区园区平台众多,项目整合各口径的经济产业数据,从企业类型、基本信息、企业产值、效益、能耗等方面进行数据整合收集,搭建开发区工业企业GIS平台。从企业类型、综合效益、用地适宜性及发展趋势等四大方面,分类分级评估现状工业用地,为产业发展策略提供数据支撑,为划定工业底线提供分析依据。


4.打造服务国家开发区的创新空间范式

从空间层面指引创新要素落地,以紫金山-未来科技城-环东大创新为核心,完善“创新资源-创新链条-创新空间-创新服务”的创新生态链,构建创新要素—创新链条—创新功能分区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空间载体与创新链条的空间匹配并差异化引导,建设四类创新空间,打造集聚领域感的“创新社区”新范式。


实施成效

成效1:联动“十四五”编制,形成开发区十四五空间发展纲领,助推政府决策;

成效2:提前谋划国土空间格局,研究“三线”优化方案,与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联动编制,优化开发区空间格局;

成效3:作为江苏首个划定工业底线的国家级开发区,为南京市及同类园区工业底线划定提供样本与经验借鉴;

成效4. 结合园区运营目标,指导控规调整编制,落实近期项目空间位置,制定土地出让计划,协助园区土地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