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探索 | 来自中国城市最基层行政单元的治理实践——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城市双修”规划

时间:2019-07-26
行动探索 | 来自中国城市最基层行政单元的治理实践——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城市双修”规划
来自中国城市最基层行政单元的治理实践——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城市双修”规划

项目类型:专项规划
项目地址:深圳龙华区观澜街道
设计时间: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
设计团队:王富海、朱旭辉、魏伟、李妍汀、牛慧恩、钱征寒、文景茜、张震宇、张建荣、曾昭科、林雅楠、杨巧婉、覃美洁、邓军、魏建彰、杨昊天、花丽红、杨叶青、陈永青、黄静岩、马冲、欧阳效福、罗威、马晓慧、周慧、刘丽绮、刘亚阳



全文2800字,阅读需要6分钟


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问题也逐渐凸显。为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建设宜居城市,2015年,住建部将海南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修)”首个试点城市,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双修”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深圳龙华区观澜街道,位于深圳与东莞的交界处,有着典型的城郊结合部特性,内外交通不畅、基础设施短缺、风貌两极分化、城市病问题严重,同时还面临着沿海发达城市的土地价值高企、利益错综复杂等问题,如何在目前特区一体化、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抓住机遇,发挥城市建设和治理的主动性,是基层政府面临的难题,城市双修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非常好的抓手。

然而深圳并不是双修试点城市,并未开展市级双修规划,街道层级的双修工作更无范例可循。如何针对基层的特点,区别于城市级别的双修,并能落到实处,指导后续工作,是项目最大的挑战。


规划思路
1、依托街道特质,抓主要矛盾

打破现状散乱的项目建设现状,通过产业专题研究和策划,明晰街道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抓重点,强统筹,聚焦重点区域。


2、依托街道事权,推民生工作

明晰街道和区、市之间的职能分工,聚焦街道能干的区域和能做的工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易后难,由小及大,着眼于解决最民生最基层的问题。


3、依托街道职能,聚重点工程

针对街道下属部门的核心职能,聚焦园林绿化、市容提升、设施完善等工作,确保落地实施。


4、依托街道建设,串远近工作

主动利用各种临时用地,法定和非法定体系相结合,远近期结合,市民、政府、企业共建城市。


主要内容
1、多维评估

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撒网式”调研,对超过100项规划、近30项政策、近400个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开展了基础设施、老旧住区、城市风貌等13项专题评估,建立了一套街道的“问题筛选器”,为精准双修奠定基础。


2、产业引导

产业规划本不是双修的必选项,但面对一盘散沙的街道建设,迫切需要从目标导向的角度明晰发展战略和重点空间,该专题制定了定位-策划-实施的路径,明晰了未来产业导向和空间发展方向,为双修的工作重点筛选提供了参考。


3、系统规划

在问题和目标双导向的基础上,提出一镇两脉三片、双轴四河九路的城市发展结构和重点片区,明晰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4、精准双修

提出四大聚焦、七大专题(生态环境修复、活化历史文化、提升公共服务、改善出行条件、塑造特色风貌、整治老旧小区、丰富公共空间),生态为底,聚焦安全隐患保底线;民生为根,聚焦城中村补民生;风貌为表,聚焦重点区域塑风貌;文化为魂,聚焦传统古村兴文化。同时衍生出挡墙美化、旧村整治、宗祠复兴等二十大具体行动,开展针灸式的精准治理。


5、用地支撑

通过开展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专题研究,推出城市双修项目贡献用地指引,为双修工作的开展释放更多潜力用地。


6、作战计划

强统筹,打造部门间项目共享平台,制定了一整套项目分年度实施计划和作战地图,明晰了一整套对上对下的项目协调衔接机制。


7、长效机制

为了保证双修规划的推动实施,规划编制完成后项目组继续提供一年的咨询服务,对城市双修各类型项目提供规划、设计至落地实施阶段的全链条全周期技术支持。


创新特色
创新特色一:聚焦最基层的城市行政单元,最接地气的城市双修规划
1)攻克基层之困-搭建合作平台打破职权障碍

基层政府部门作为资讯传达的底层,长期以来被动接受实施项目,很多真正为市民所关注的小微问题难以提上日程,规划通过搭建双修工作平台、切实以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工作标准,明晰一整套对上协调、本级统筹、对下引导的作战地图,相互协作共治共享,建立城市建设治理的长效机制。


2)发挥基层之长-开展自下而上的协作式修补

作为最基层的政府组织,从居民利益出发,制定并实施“居民议事”制度,改变过去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实施的模式,强调村集体、艺术家、普通市民等不同社会力量的参与,以古树、祠堂、微公园、挡墙等为切入口,以小见大,推动渐进式、小尺度的城市功能修补。


创新特色二:通过实践总结出一套城市双修规划的方法论和制度设计

通过实践总结了做好“三个评估”(生态环境评估、城市建设规划实施评估、城市能力评估)、体现“三个统筹”(目标统筹、技术统筹、资金统筹),制定“两个清单”(,建立“一套机制”(建设项目清单、管理行动清单),最终应建立起“达成社会共识—制定行动计划—检查行动成果—信息反馈—达成新的社会共识”这样一种滚动推进、螺旋上升的长效工作机制。


创新特色三:结合街道基层特质,产业、用地两大专题一首一尾支撑双修开展

在住建部文件的基础上,增加了产业发展专题研究,提出文化引领+科技协同+宜居保障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城市双修项目的策划与开展提供思路;在深圳高企地价背景下,面对公共绿地少,交通出行难、停车困难,公服设施欠账多等问题,结合城市二次开发,增加城市更新与土地整备专题,摸清观澜土地家底,落实一些长期性的,对观澜至关重要的民生项目,避免出现只谈项目不谈落地最后实施不了的困境,为双修工作的开展提供用地保障。



实施效果

观澜街道党工委以该城市双修规划作为本届班子街道规划建设的核心依据和统筹平台,成为推动街道规划实施建设工作的总纲领。同时,为了保障双修项目的落实、探索并总结了一套“强区放权”背景下街道层面城市建设管理的经验方法。

2018年起,城市双修近百个项目相继立项和开展建设,十大试点示范项目也陆续建成,企坪公园通过祠堂复兴,将村落破败空间改造为市民喜闻乐见的社区公园,鳌湖艺术村的艺术家参与到村落环境提升和兴业路的店招治理中,用艺术美化城市,桂花路、大东门、万安堂村口、平安路等利用临时用地改造成街角公园,成为景观亮点,贵湖塘等一批城中村也通过环境整治绽放新容…

 媒体多次大篇幅报道观澜双修工作

围绕城市双修、文化小镇,连续举办两届同心龙华专家论坛,探索基层治理

自下而上的城市双修实践——鳌湖艺术村的艺术家们正在室外艺术创作

观澜街道城市双修试点项目现场

改造前是平安路建设工程项目部,简易工棚拆除后,地面表层裸露、杂草丛生

本次城市双修通过绿地挖潜,变废为宝,将平安路街角地改造成特色口袋公园

企坪公园原先是企坪村前一破旧的水塘和脏乱的停车场,建筑杂乱、景观缺失、功能缺乏成为灰色地带

本次城市双修将其改造成具有岭南特色的企坪公园,提升片区整体颜值

万安堂村口小游园改造前乔木生长过于幽密、缺乏集中活动场地、场地材质破旧

该口袋公园作为宗祠复兴的亮点,结合宗祠建筑与社区空间改造,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桂花路停车场综合项目之前是公交大巴的临时停车场


本次城市双修通过城市更新用地挖潜,将其改造成集停车、建设公交首末站、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综合性空间,该项目现已经施工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