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0日下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举行主题为“新型城镇化”的分论坛。论坛上半场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陈晨主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永新点评,下半场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特色小镇研究中心副主任杨上广教授主持和点评。共有10名参会嘉宾发言,从经济、政策、空间等角度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陈珊珊:面向未来的我国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分布格局研究
陈珊珊认为我国在跨国城镇化中心门槛后人口城镇化增长趋势将持续放缓,区域差距缩小,城市群承载城镇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依托国家新型城镇化大数据公共平台,项目组运用年龄演算模型、必要劳动力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等方法,以总人口增长、年龄结构变化及城镇人口的增长变化为三大核心要素,从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未来东、中、西、东北区域人口格局、大中小城市人口分布格局、城市群和都市圈人口分布格局进行了预测和研判。项目组认为未来东部城镇化人口增长趋势将显著放缓;中西部地区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而东北地区由于原城镇化水平较高,将来或保持较低速增长;城市群和都市圈仍有一定集聚力,承载人口比重会保持上升态势,但是趋势会放缓;县城和镇作为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未来会承担相当大一部分的人口集聚。项目组希望以此作为未来我国城镇化动态监控评估和精细化调控的重要参考,同时为国家未雨绸缪,前瞻性地部署重大战略和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杨上广:宁波都市圈空间演变与治理研究:区域与城乡一体化视角
杨上广以宁波都市圈为实证案例,从行政联系、交通联系和经济联系等多维视角,采用引力模型、潜力模型、城市专门化指数等计量模型,剖析宁波都市圈的区域联系以及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和状态格局,并构建区域和城乡一体化的一种经验模型。杨教授认为,中国城镇化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东部沿海都市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客观评估是城市的新特点新趋势,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重建以县级城市为核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
庞乾奎:浙江台州小城镇“小微园区”建设模式与评价
庞乾奎的研究以台州111 个乡镇(街道)为样本,总结出“小微园区”建设的四种类型,即政府主导型、自主建设型、工业地产型、村集体开发型。在此基础上,从内外两个层面对小微园区进行评价。内部层面分为土地利用率和产业聚合度两个定量指标,考察小城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土地利用率指标评价入园企业单位土地面积产出产值,与整治之前小城镇单位产出进行比较,评价入园后亩产值提升状况;产业聚合度指标衡量入园企业产业集中性与相关性,也即所形成的工艺、橡胶、电子、医疗器械和新材料等园区。外部层面通过实际案例,考察小微园区建设之后带来的城镇人居环境优化,包括城镇生态环境、交通秩序、居住环境三个定性指标。通过上述研究,庞乾奎认为小微园区建设有助于小城镇块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居环境高品质建设,各乡镇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应建设模式。
杨 钦:粤港澳大湾区先富农村二次腾飞的路径研究
杨钦介绍了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西部的罗南村,其曾被誉为“广东第一村”,是名震全国的经济强村,然而现如今土地开发强度已经接近极限,村内的工业厂房也面临着升级转型的挑战。另外,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罗南村也面临着建设美丽文明示范村居,活化特色古村,为村民留住“乡愁”等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与任务挑战。再者,村的领头人属于社会能人,威望极高但已年届七旬,如何通过建立机制确保不因人事更替产生动荡,也是摆在罗南村当前的迫切问题。杨钦的研究应用IPFS(I-产业定位、P-空间规划、F-财务分析、S-社会治理)的研究框架对罗南村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从短期、中期、长期三阶段动态分析罗南村二次振兴的路径。鉴于此类农村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普遍性和相似性,进而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先富农村二次腾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建议,为大湾区先富农村解决如何“富下去”和“美起来”等共性问题提供具体借鉴。
蔡宇超:上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问题与理论探讨
蔡宇超针对当前上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借助制度变迁理论与经济转型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成因与机制并提出对策。他首先指出,上海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环境经历了入市通道基本受阻、入市改革困境、入市制度逐步放开、入市试点全面推进等宏观背景演变过程。通过进一步分析上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演变所经历的结合土地整理的有限入市、面向机制建立的流转入市、突出宅基地改革的集中入市、围绕同地同权的同等入市、针对供需矛盾的存量入市五个关键阶段的内容与特征,探索上海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变迁中可能存在的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等个性问题。基于此,蔡宇超以上海市唯一在列的全国集体经营性入市试点地区松江区为例,对已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交易数据进行统计与比较分析,并基于此借助转型经济理论搭建框架展开分析,指出在“市场化、全球化、分权化”三大转型驱动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激励、竞争、治理三大运行机制,并借助“赋权”与“赋能”共同推动入市进程,依托“提质”与“增效”协同保障入市效果,通过“同权”与“同责”有效实现入市目标。最后,他提出审慎推进渐进性土地改革,降低制度变迁摩擦成本;重视激励农民主动参与,激发活化改革内生动力;积极引导自发市场行为,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作用;探索供需主体共赢模式,优化土地利益分配机制;合理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增强集体土地供给权能等五个方面的制度完善与政策保障建议。
张军飞:生态城镇化路径的西部探索--基于西咸新区的观察与实践
西咸新区是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新区提出“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理念,旨在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新区。张军飞以长期的跟踪观察和历版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分析为基础,结合文献整理、案例比较、历程梳理、数据对比以及GIS 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从城市转型升级和创新治理的角度,探讨新时期西咸新区的生态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延续“现代田园城市”核心理念,按照国家最新发展要求,紧抓区域战略机遇,实现新时期新区建设和发展的生态转型与创新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倡导“天人合一”的传统营城理念,在实现人与自然一体的同时,实现产城一体与城乡一体;二是强化城市开发与建设过程的“生态导向”,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与影响程度;三是解决新区在发展、建设、运营与管理过程的现代化和生态化,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生态化。
朱继任:“规划型”城市蔓延的时空特征与动力机制——以武汉为例
朱继任认为,我国当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多种城市蔓延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出现,应对城市蔓延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倡导“新型城镇化”、践行“存量”规划、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挑战。然而,现有对城市蔓延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两大不足:一是对中国式城市蔓延的定义依旧模糊,并未从我国城市蔓延的本质主体出发来进行深入的内涵理解;二是对于城市蔓延的研究范围仍然大量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内陆中心城市的研究少有问津。基于我国独特的制度背景和明显的政府主导城市化特征,朱继任提出“规划型城市蔓延”这一概念并构建以区位背景分析、中央-地方制度变迁转型、和城市空间形态测度相结合的研究框架。其次,以中部核心城市武汉为实证研究对象,揭示我国内陆地区城市蔓延的时空特征和相关动力机制。通过文献总结、空间分析(GIS 和RS)、政策解读、实地调研等方法,提出:1)规划型城市蔓延的政府作用机制在内陆地区要远远强于在东部沿海地区;2)相对于在沿海地区普遍发现的以乡镇企业和村集体为主导的城市蔓延现象,区级土地开发权力的竞争与博弈是内陆地区城市蔓延的主导推动力;3)自1996到2014年,武汉城市蔓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市与区两级政府的规划手段及引导策略存在较高的契合度。最后,立足规划型城市蔓延的时空特征和形成机理,他提出以协调蔓延主体利益格局为导向的城市蔓延治理策略,为中国城市蔓延问题由被动管控向主动治理转化提供实践指导,从而实现城市发展与规模控制两者的平衡。
周珂慧:产业嵌入、生态闭环与友好社区构建——浅析昆明西南郊县新型城镇化的探索
周珂慧以昆明市西南郊县为例,尝试以全面落实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和中国健康之城的决策部署,立足自身高原湖滨特色、古滇文化的发祥地、鲜花产业领跑云南等自身基础,走出高端定位、产业闭环和社区构建的探索之路。一方面,充分把握“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国健康之城”建设的战略机遇,根据总目标,引入大健康产业及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产业嵌入与本地化的正效应溢出。在此过程中,尤其关注当地农民与城镇化的互促互动。一是构建农村合作社的模式,通过花田与农作物的耕作与深加工,形成的产品支撑大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二是转变农民为市民,吸纳为服务业从业的劳动力,形成“生产—市场—服务”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闭环。另一方面,在上述产业嵌入与社会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人口导入、服务下沉至社区,实现基层社区生态与全龄友好。不仅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强化了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从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上述探索,以期为我国的其他经济欠发达区域,在生态文明及历史保护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赢提供借鉴。
李 玥: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城镇生态景观规划策略研究—以新乡市大块镇为例
李玥以新乡市大块镇为例,首先分析了城镇的地域文化、产业基础以及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次,根植基地特质、对接区域资源、市场需求,提出了建设“牧野田园,谧林水岸”的新型生态城镇的目标,作为新乡市的绿色态储备基地,生态旅游共享社区。最后,围绕生态体系构建、经济产业升级与民生提振三个方面,提出了四大生态发展策略:
1.生态产业策略:以林业产业、苗木花卉培育、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最大程度减少原有污染工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生态修复策略:以水体净化和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为主要内容,提升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
3.生态规划策略:构建林网、水网相互交织的绿色生态廊道体系,布局苗木培育、林木生产、科技研发、生态教育以及观光休闲的复合用地结构;
4.生态生活策略:以风景廊道、传统文化、公园与庭院景观建设为重点,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和谐宜居城镇。
温 馨:广东沿海经济带城乡协同发展态势及优化策略
温馨以广东沿海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乡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评判模型,分析了2010 年、2014 年和2017 年期间城乡协同发展水平和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广东沿海经济带城乡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港、产、城三级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但城乡、乡村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协同的子系统失衡,具体为城乡经济协同度较好、生态协同度次之、空间协同和社会治理协同度较差,且协同度较差的区域集中在粤东和粤西生态两翼的沿海地区。三个时段城乡系统耦合度由离散到平稳提升。为此加快构建兴农绿色产业,以差异化协同发展融入广东沿海经济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支撑汕头、湛江两市向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培育海滨城市强化县乡两域经济,引导沿海县乡向海而兴。盘活沿海乡村闲置资产与产业,就地实施城镇化,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保护地域特色文化、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吸引城市人才、科技、资本、管理等要素流向乡村,推动汕潮揭、湛茂阳同城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