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安排部署在全国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目标,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指导意见》中提及,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并提出了要求: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完成一批有成效、有影响的“双修”示范项目;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初见成效,“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
其中,要求编制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并统筹协调城市绿地规划、海绵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并开展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
换言之,未来各地将要加快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的修编,那城市双修规划究竟是什么?应该怎么做呢?下文为你逐一解读。
1
“城市双修”是什么
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双修就是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
生态修复是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修补是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
杨保军认为,西方城市应对的是成熟期后的衰退,我国的“双修”则是应对成长中的烦恼。“双修”是基于我国追赶期快速发展、粗放开发、平庸空间大量出现等问题而提出的。
2
政策意见怎么说
根据住建部最新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城市双修规划工作具有了较强的指导性。
-
明确了对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城市修补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求
-
明确了对修复城市生态改变生态功能的工作要求,同时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方法密切相关,关联性强
-
清晰列出城市“修什么,补什么”的工作要求,细化至节点设计等微观层面,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
-
加强了对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和监督的后续保障,实行严格的监督考核
-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抬头主管部门除了住房城乡建设和城乡规划部门,增加了园林绿化部门,表明了对城乡绿化系统构建的实施建设的重视。
3
专家学者怎么看
诸多学者均对“城市双修”的定义、内涵、意义和方式方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对于“城市双修怎么做”这一话题的讨论,也提出了一些城市双修规划策略的观点,主要包括:
(1)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
(2)以城市设计为重要工具
(3)采取针灸、织补等干预程度较轻的行动方式,避免大拆大建对城市的破坏
(4)以人为核心,关注日常需求
(5)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多方参与
4
“城市双修“规划究竟要做什么
结合政策文件及相关学者观点,我们认为“城市双修“规划内容应该包括:
(1)生态修复:修山、治水、绿地
1)加快山体修复
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山体自然形态。
在保障安全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多种山体修复利用模式。
2)开展水体治理和修复
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开展江河、湖泊、湿地等水体生态修复。
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全面实施控源截污,系统治理排水口、管道和检查井
开展水体清淤,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
因地制宜改造渠化河道,恢复自然岸线、滩涂和滨水植被群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3)修复利用废弃地
恢复废弃地自然生态功能,通过规划和城市设计,合理安排利用。
4)完善绿地系统
推进绿廊、绿环、绿楔、绿心等绿地建设,构建完整连贯的城乡绿地系统。
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优化城市绿地布局。
大力拓展绿色空间,通过拆迁建绿、破硬复绿、见缝插绿等方式提高城市绿化效果。
因地制宜建设湿地公园、雨水花园等海绵绿地,推广老旧公园提质改造。
(2) 城市修补:弥补城市功能缺失,全面优化人居环境
1)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完善城市给水、排水、燃气、供热、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
加快改造老旧管网,建设综合管廊,推进各类架空线入廊。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公共厕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统筹规划建设基本商业网点、医疗卫生、科教文体、养老、物流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2)增加公共空间
积极拓展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完善公共空间体系。
控制城市改造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根据人口规模和分布,合理布局城市广场,满足居民健身休闲和公共活动需要。
加强对山边、水边、路边的环境整治,加大对沿街、沿路和公园绿地周边地区的建设管控,禁止擅自占用公共空间。
3)改善交通道路
街区的规划和建设方面,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打通断头路,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
优化道路断面和交叉口,适当拓宽城市中心、交通枢纽地区的人行道宽度,
完善过街通道、无障碍设施,推广林荫路,加快绿道建设。
改善各类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方便城市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在老旧城区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楼,增加停车位供给。
4)改造老旧小区
支持老旧建筑加装电梯,提升建筑使用功能和宜居水平。
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善照明、停车、电动汽车充电、二次供水等基础设施,实施小区海绵化改造,配套建设菜市场、便利店、文化站、健身休闲、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服务设施,加强小区绿化,改善小区居住环境,方便居民生活。
5)历史文化保护与再利用
做好城市历史风貌协调地区的城市设计,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
采取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方式改造老旧城区,保护城市传统格局和肌理。
推动老旧工业区的产业调整和功能置换,鼓励老建筑改造再利用,盘活旧厂房资源用于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养老和创意产业。
确定公布历史建筑,改进历史建筑保护方法。
6)加强城市设计
通过加强总体城市设计,确定城市风貌特色,保护山水、自然格局,优化城市形态格局,建立城市景观框架。
针对新城新区、重要街道、城市广场、滨水岸线等重要地区、节点进行城市设计
完善夜景照明、街道家具、标识指引和雕塑等建设体系。
加强新建、改扩建建筑设计管理,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制作精品佳作。
5
三亚城市双修案例借鉴
(1)规划背景
2015年4月中旬,国家住建部部长陈政高一行来到三亚考察调研。针对三亚突出的城市问题,提出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
2015年6月,国家住建部正式发函,同意将三亚列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综合试点城市。
(2)“生态修复”——山、河、海的修复
-
“山”的修复
针对采石开山和果林侵占的修复 -
“河”的修复
针对河道淤塞、河水污染、岸线优化的修复策略,以及打造海绵河岸、红树林修复和截污净污的实时操作策略 -
“海”的修复
水质修复、岸线修复、珊瑚礁修复,制定海洋生态补偿管理办法
(3)“城市修补”规划
以“山、河、城、海”相交融的城市空间体系为目标,运用总体城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重点围绕城市形态、建筑色彩、广告牌匾、绿化景观、夜景照明、违建拆除“六大战役”开展。
城市空间形态与天际线
城市及建筑色彩
广告牌匾
绿化景观
夜景照明
违章建筑拆除
(4)其他修补工作
结合城市突出问题和发展目标,需要关注的其他几个方面,包括交通修补、文脉修补、功能修补等
-
交通修补
原则:从宜车到宜人、交通空间的整体修补、关注服务游客
重点抓手:道路网络系统修补(特别是老城区)、打造旅游度假城市示范路
-
城市文脉修补和文化延续
问题:物质载体衰败、本土特色遗失、资源利用不足
修补策略:由“点”到“面”
-
城市功能修补和城市更新
核心功能分析,明确需疏解、严控、优化、增补的功能。
近期工作统筹
(5)专题研究及专项规划
三亚城市双修工作开展了多个专项研究及相应的专项规划实践。
-
三亚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规划
规划系统地梳理了三亚市中心城区的水系结构,形成水利上安全,生态上连通,景观上连续的水系网络。
将中心城区水系打造成以雨洪为友的“城市海绵系统”;明确城市水系的保护和开发强度,确定中心城区城市蓝线和水系河道两侧后退绿线,明确退线距离和管控要求;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思考三亚中心城区水系滨水空间的城市空间结构、资源利用、产业布局、设施配套、景观设计等问题,探讨如何加强三亚中心城区精致化建设,集约利用土地,完善提升城市形象。
-
三亚市东岸湿地景观设计——恢复湿地,打造水上森林
东岸湿地为三亚市现存的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面积约68公顷。在城市化进程中水体受到污染,湿地逐渐退化。
项目核心目标是改善水质,恢复湿地生境,同时融入城市功能,打造成综合性城市湿地公园。通过充分挖掘场地文化和土地记忆,项目以陂塘系统作为湿地恢复的核心要素和方案形式来源,集城市雨水收集、雨洪滞蓄、水质净化、湿地生境恢复和鹭鸟栖息地营造、三亚历史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以最小干预的建设方式打造城市湿地海绵。
-
三亚市凤凰路景观工程——海绵道路,城市风景卷轴
凤凰路是贯穿三亚市区的城市主干道,是三亚中心城区重要进出口门户型交通干道。作为城市主干道,在未来将作为“海绵城市”背景下重要的“海绵绿廊”来打造。
方案将现状完全依赖市政灰色基础设施的凤凰路排水系统改造为充分利用道路绿地、以“排”为主,“排、蓄、渗”三大用途结合的生态雨水排放系统,可滞蓄一年一遇暴雨径流量的60%。充分结合道路外部环境,合理安排种植,结合慢行系统和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成一条以多样城市界面展示为主要特色的城市景观大道。
6
小结
城市双修规划虽然是城市专项规划内容体系的一个新生名词,但其内容体系涉及了水体治理、绿地系统构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等较为常规的内容,实际并不新鲜。
其核心的目标是通过双修规划的编制建设与实施,对城市从宏观到微观实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性更新和修补,,解决我国快速城市化以来积累的复杂问题。
同时,未来城市双修规划不仅以专项规划形式呈现,更多地与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等协调统筹。如三亚已将“双修”、“双城”工作纳入了最新版总规。未来“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理念将在规划工作中全方位地加强,统筹城市病治理工作
(撰稿人:卢少少 杨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