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4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物质空间既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城市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因此,对城市空间的认识不能脱离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故对于城市,规划师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有时候还得先知其所以然方能预知其然。从城市经济社会的运行(即“人的活动”)中梳理出空间发展需求和规划实施路径,再以此为基础提出满足需求、合乎规律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案,是城市规划最基本的工作逻辑。一个优秀的规划方案,必然是对城市运行规律的洞悉和应用;一个成熟的规划师,必然保持着对城市运行的长期观察与思辨。
正因为如此,城市规划是一个高度看重经验判断的行业。让一个城市规划师去编制居住区规划,稍有经验者便能信手拈来,这是因为平日里就有观察积累,了解居住区大致的运行模式和其中不同人群的活动特征。但如果去做乡村规划呢?没有项目经验的,难免得多花功夫,寻找门道。所以,对规划师而言,每一个项目都是对一座城市或地区运行的观察、研究和思考。在项目过程中,不但需要通过扎实的调研和敏锐的观察去捕捉地域特征,还需要更进一步,通过普适性规律(例如类型城市或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特有组织模式)的总结学习,再触类旁通地解决手头项目中的问题。显然,后一项工作对规划师们的要求更高,近乎从“术”向“道”的提升。
很多时候,我们将熟悉规范指引、掌握规划案例视为重要经验,但这些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熟知运行。简单的规范和案例套用,采取“特征匹配—套用先例”的工作逻辑,是类似于“黑箱”的便捷做法。而熟知运行则要求规划师遵循“特征匹配—适用分析—规律应用—机制演绎—定制方案”的完整逻辑链条。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更多情况下,规划是没有捷径的。简单粗暴的复制粘贴只会抹煞城市应有的多样性,漫不经心的案例移植很可能会让城市发展误入歧途。唯有扎实研究、熟知运行,才能真正读懂城市、做好规划。
在转型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加速换挡的经济发展以及潜移默化的社会变迁,共同孕育着新型的空间组织,伴生着新颖的发展诉求。例如共享经济的出现,借助移动互联网的迅捷组织,正在逐渐打破传统的生活工作模式,提高空间设施的利用效率,大幅增加人与人的交往机会,有效降低获取各种服务的价格门槛,进而实现“人”的解放,或许会像汽车的出现一样,给城市发展带来颠覆性的革新。面对这样的趋势,旧经验的适用面会更窄,熟知运行将变成未来规划编制的关键和难点。
熟知运行还要避免就空间论空间。规划师不能以空间方案的建成为满足,而要着眼于规划设计的空间或项目的长期可持续运营及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甚至,要以后者去评价、诊断前者的价值——正如简•雅各布斯所做的那样。例如2010年后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大量高铁新城,如今鲜有成功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区位特征、城市特色、开发主体、建设模式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多数只是在规划中简单照搬了城市地铁的TOD开发经验,自然会南橘北枳。因此,在行动规划看来,熟知运行的内容范畴要更大。除了物质空间层面的普遍规律和设计经验,在加入时间、财力、组织“操作三维”后,规划师需要考虑更多的运行变量,将建设管理模式、利益协调机制、政策制度设计、综合效益评价等等列为学习对象,并考虑这些非空间运行要素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为只有如此,空间规划才能摘掉“静态蓝图”的标签,真正步入实施并产生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