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2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我们的规划通常会给人描述一个未来的图景。现在的法定规划结构里,总体规划是一个 20 年的图景,控制性详细规划又给了一个说不清年限的图景,规划定下来之后,就照它去实施。实际上城市不是这么发展的。巴西利亚可以照着规划的途径做出来,但城市是活的,它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城市规划必须要跟着时代走。正是由于看到了这种“图景式规划”的一系列弊端,所以我们这帮人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卖点”,实际上是我们的一个主攻方向,就叫做“行动规划”。这个词应该是一个来自英国的词,不过在英国规划体系当中,只有一个很小的环节叫“行动规划”。我觉得这个词翻译成中文的话,应该是个“大词”,所以我就照着“大词”的方式,一直在演绎这个概念。
我们的规划通常会给人描述一个未来的图景,但城市是活的,规划得深入城市的发展过程。
“行动规划”要考虑的是什么?就是城市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发现主体不同,比如一个公司做一个项目和政府要做的是不一样的;政府当中有些城市比较富,有些城市相对比较穷,要求的、能够做的东西也都不一样。规划必须考虑运营的一系列情况,比如说一个住宅区,规划师应该很清楚地知道它里边有什么、怎么活动,明白它,就很容易做出来。但是一个工业区、一个物流区、一个商业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太清楚。比如说做一个软件的产业园,那么软件产业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需要对它有很多的了解,才可以知道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常常讲到的保税区,有国家的要求,也有一系列通关、货物进出、人员进出、经营等要求,如果都不了解,那规划就是只能告诉别人一个图景。所以我们所谓“行动规划”,就是考虑到各种操作的要素,包括人、财、标准等等,做一个可操作的规划。它是一个大的概念,具体在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项目里,应该有不同的体现。“行动规划”就是好用的规划,可操作的规划,可以指导行动的规划。
“行动规划”就是考虑到各种操作的要素
我认为华侨城应该可以说是“行动规划”最好的一个案例。最早新加坡规划师孟大强给华侨城做了一张概念性结构图,那个结构图很粗略,但它主导了华侨城第一个 10 年的建设,之后基本上就形成了 10 年做一次规划的节奏。第二次是华侨城自己做的,当时我也帮他们提提意见。第三次是我在深规院的时候做的。现在第四次刚完成,是他们又找回我这来。实际上我跟了华侨城 30 年。它是很典型的一个结构规划之后,10 年做一次“行动规划”,每一个项目又可以在那个结构基础上精心往下做。我称之为“结构规划+行动规划+精品项目”范式。
自1985年以来,深圳华侨城每隔十年编制一轮总体规划,在最初确定的整体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聚焦当时的关键问题,形成稳定的“结构规划+十年行动规划+精品项目”的范式。
我一直说,华侨城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建设得最好的城区;其次,华侨城规划实施的效果,甚至超过原来的规划。主要是什么呢?因为不是很早的时候就把一切都定下来,它是只定若干年当中可以做的事,做不了的等下一次再判断。包括我们做第四次华侨城规划,有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像创意园这些地方,对他们集团来讲土地效益实在是太低了。我们做了很多精神文明的东西,但是效益太低,有人就提出来是不是把它拆掉。我们当然在规划的角度说,华侨城不应该成为一个单纯的住区,还是深圳最有名的文化区。这些东西不仅不要去破坏,还要继续强化,是深圳的一张文化名片。这个过程当中,得要不停地去参与、不停地去讨论,才能促成决策的共识,这个东西先不动,而且还要想办法提升。